有宝妈闷闷不乐找我说,他儿子被人霸凌了!我一问孩子年龄,竟然还在上幼儿园。
真想不到,现在幼儿园里都开始流行霸凌了。只可惜,这种事就算老师知道了,也不会睁只眼闭只眼,大概率不会明跟家长说。
因为即便说了,一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芝麻大的事儿,却被夸张说成了天大的霸凌事件。
这位宝妈经常刷我的文章看,有反霸凌意识,当儿子把幼儿园发生的事儿跟她一说,她就想到了“霸凌”这个词。
她说:她的儿子叫浩浩,人长的胖墩墩的,平时动作有点慢。上幼儿园后,儿子被同学大林子起了外号叫“树獭”,大林子时常笑话儿子动作又懒又慢。
有一次,大林子还指着滑滑梯最高的地方,对浩浩说:“树獭,你敢不敢从这儿跳到下面,如果敢,说明你有胆量,不是胆小鬼,我就认了你这个朋友。如果不敢,我就告诉远远他们都不跟你玩儿。”
浩浩迫于压力,刚要跳下去,就被园内的老师制止了,浩浩还被班主任教训了一顿,说他不懂安全知识。
宝妈回来听浩浩说完整件事情的经过后,感觉脊骨都发凉了。
宝妈觉得,儿子被人“关系霸凌”了,还被人“言语霸凌”。再这样下去,她不仅担心孩子心里承受不住,还很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
说实在的,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幼儿园的孩子中并不少见,这种确实属于“隐形霸凌”。只是有时候,孩子跟家长说了,家长也不放在心里,选择了视而不见。
至于老师,老师基本都不会明说,更不会多事的告知家长,全靠家长早点帮孩子预防了。
新的隐形霸凌,正在幼儿园悄悄流行
幼儿园的隐形霸凌,通常只在幼儿园里,孩子通过不太明显的非肢体冲突,进行隐蔽且间接的对其他幼儿进行排挤和伤害的行为。
因为这些行为,大都没有导致直接的争吵和孩子大哭等事件发生,对孩子肢体几乎无伤害。所以,不太容易被老师发觉,就算被老师撞见了,老师也大概率会把事情压下来。只可惜,这样的结果,最受伤的人还是被隐形霸凌的孩子。
新的隐形霸凌,常见表现有三种,中一种都算!
①言语霸凌
孩子之间打闹嬉笑,并没有太多的恶意。但如果给别的小孩子起绰号,带有侮辱性,经常冷暴力他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样的孩子不是缺少教养,就是故意使坏,并不该被轻易原谅。
比如,总威胁孩子说,“你旺旺学两声狗叫,我就原谅你,继续跟你做朋友”,或者说“你长那么胖,丑死了,家又穷,你就该叫贱人。”
②抢夺、损毁物品
有些小朋友很宝贝自己的物品,比如,妈妈给新买的文具盒,漂亮的贺卡玩具等。
但却被其他小朋友出于恶作剧的心理,给藏起来了,或者故意损坏、划花、砸烂。
这些行为看似可以归类到孩子的调皮捣蛋,实则是隐形霸凌的一种,家长若是知道,就该教孩子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反击对方。
③关系霸凌
幼儿园的小朋友,最怕被人孤立排挤,很担心没人喜欢自己,不乐意跟自己玩。所以,有些小朋友就利用幼儿的这种担心,故意威胁对方,霸凌对方。
比如,那位宝妈的儿子浩浩,就是被人威胁跳到滑滑梯下面,不然就让远远也不跟他玩了。孩子迫于压力,竟然真的想要跳下去。
作为爸妈,要尽早教会孩子反霸凌!
一、平时多沟通
小孩子上幼儿园,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家长并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家长平时跟孩子多沟通,多了解,多从孩子口中获取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另外,家长除了多跟孩子沟通,还要多跟老师沟通,从老师口中得知孩子的真实情况,了解孩子是否被人隐形霸凌了。
一般情况下,家长真的问了,老师也会如实说的。
二、提高孩子的反霸凌意识
家长平时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叫做霸凌;哪些行为,属于隐形霸凌的范畴。让孩子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下,就等于已经被人霸凌了。
孩子有了反霸凌意识,再教孩子反霸凌的方法。
比如,遇到被抢夺损坏物品时,可以先大喊求救,制止对方损害自己的财物。然后,把这事告诉老师。
遇到对方言语侮辱自己时,也可以郑重告知对方,这样的行为是霸凌,再去找老师要求老师给做主,让对方公开道歉。
总之,家长遇到这种事,千万别小事化了,让孩子受窝囊气,就应该给孩子做主,让孩子反霸凌,让欺负人的小孩被教训。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