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报道,印度南部的富士康工厂最近有点热闹,三百多个中国工程师带着家人连夜打包走人,留下一群手足无措的印度工人对着闪烁着中文界面的机器发呆。结果呢?iPhone17试产的一百多台新机,不是钛合金外壳裂得像蛛网,就是主板贴片歪得能当抽象艺术,137台全成了废品。
印度外长(资料图)
要说这印度,前阵子还喊着要“去中国化”,恨不得把所有带中国印记的东西都扫地出门。可真等中国工程师一撤,他们才发现,自家工厂里18%的关键岗位都得靠中国人撑着,本地技师满打满算才3%。那些设备的软件系统全是中文的,调个参数、修个机器,没中国人手把手教,印度工人连按钮都不敢乱按。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还不是个例。印度政府之前吹得震天响的“国产”军工,被扒出来机载计算机主板是江苏长电科技的,边境无人机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翻新电池,难怪一到关键时刻就集体掉链子。现在中国这边一限制稀土出口,印度八成汽车厂直接断了零件供应,再加上美国还在旁边加税,苹果在印度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了10%,质量却差一大截。这“去中国化”,到头来变成了“坑自己”。
印度这几年总想玩“左右逢源”,一边靠着美国,一边又不想得罪中俄,结果现在两边不讨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关税松口,转头就给印度加税,半导体产业链转移优先照顾日韩,答应给印度的10亿美元技术合作基金也拖着不给。2024年上半年,印度对美贸易逆差涨了18%,纺织品出口少了12亿美元,这才尝到点“投机”的苦果。
地缘上的麻烦也不小。克什米尔那边打个不停,印度又增派了3个旅的兵力,可巴基斯坦从中国弄来的新型防空系统,直接把印度北部军事基地给罩住了,火力优势没了。中巴经济走廊建得正欢,瓜达尔港吞吐量涨了23%,印度在南亚这边越来越被动。这时候他们才琢磨过来,光靠美国怕是靠不住,还得想想别的辙。
这时候,俄罗斯站出来了。要说俄罗斯,这几年被西方制裁得够呛,正想在亚洲找些合作伙伴。2023年,俄印贸易额706亿美元,其中三成是打折原油;中俄贸易额更高,2448亿美元,七成是油气管道交易。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就说,想推动中印重启三方合作,搞个“中俄印三角”,这样既能对冲西方制裁,又能在亚洲多些话语权。
普京(资料图)
印度也赶紧往俄罗斯那边靠,开通了清奈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运航线,把运输时间从40天缩到24天。军事上也合作得挺欢,俄罗斯给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交了80%,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导弹升级版也试成了。可这合作看着热闹,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中国这边看得门儿清,外交部发言人说了两句话,算是给这事儿定了调。一句是“符合三国利益,更有利于地区乃至全球”,这话听着敞亮,认可了三方合作的价值。毕竟三国人口占全球40%,经济总量占25%,在能源、反恐、气候变化这些事儿上,确实有不少能合作的地方。
另一句是“愿意继续探讨合作”,但这话里有话。言下之意,印度得先解决边境问题,别再瞎折腾产业链。召回工程师、限制高端设备出口,其实就是给印度的“去中国化”敲敲警钟,告诉他们,中国在核心利益上可不会让步。想合作可以,但得拿出点诚意,解决点实际问题。
现在印度外长苏杰生访华,说要“维护边境安宁”,还答应去上合组织峰会,看着像是想缓和缓和。但究竟能不能落到实处,还得再看看。他们要是真想好好合作,就得在边境基建上别搞军事化,别再对中国的光伏组件、电子设备乱设限制,拿出点真动作来重建信任。而且也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别总想着投机,一会儿靠美国,一会儿靠中俄,这样下去谁也不会真心带你玩。
不过话说回来,这三方合作的坎儿还不少。印度总对中国揣着个心眼,中俄和印俄的贸易也不平衡,美国还在旁边煽风点火拉拢印度。真要能成事儿,还得建立起常态化的协调机制,在能源定价、产业链分工、安全对话这些具体事儿上拿出方案来。不然,怕是只能停留在嘴上说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莫迪(资料图)
富士康车间里堆着的那些报废手机零件,看着是技术依赖的事儿,其实也是三国博弈的一个缩影。中国有技术和供应链优势,俄罗斯有能源和军事影响力,印度有市场潜力和地缘位置,本来好好合作,能形成“技术-能源-市场”的好循环。可偏偏地缘政治这东西太复杂,各方又缺乏信任,搞得现在这么拧巴。
中方那两句话,算是划了条线,既说了合作的好处,也亮明了底线。最后能不能成,还得看印度能不能清醒点,别再做“战略幻想”,踏踏实实坐下来谈合作。毕竟现在这世道,单打独斗难成事儿,合作才能共赢,这点道理,希望他们能早点想明白。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