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次赞助国足,确实戳中了不少人的情绪点 —— 一边是国足常年的争议,一边是企业负债数据被拎出来讨论,很容易让人把 “赞助” 和 “资金使用合理性” 绑在一起。但这事或许可以拆开来看看:
首先,关于 “用供应商的钱赞助”,得先厘清一个逻辑:企业的应付账款本质是商业信用的体现,是上下游合作中约定的付款周期(比如拿货后 30 天、60 天付款),这是几乎所有企业都会有的现金流管理方式。只要企业能在约定时间内履约付款,就不算 “拖欠”,更谈不上 “挪用”。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2024 年营收超 7000 亿元,现金流相对稳健,应付账款的周转本身是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一部分,若真到了 “欠着不还” 的地步,供应商早就不会继续合作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其次,赞助国足的动机,更可能是企业的品牌战略选择。体育营销本就是企业扩大声量的常规操作,国足虽争议大,但国民关注度仍在,比亚迪或许想借这一平台强化 “国民品牌” 标签 ——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它需要持续巩固大众认知。这种选择未必讨喜,但从商业逻辑上,是企业基于自身品牌规划的决策。
至于 “还会不会买比亚迪”,其实最终绕不开一个核心:消费者买单的是产品本身,还是企业的某一次营销行为?有人可能因反感国足而迁怒赞助商,有人可能觉得 “企业愿意扛争议做体育赞助” 未必是坏事,更多人或许还是会盯着车的续航、价格、售后这些硬指标。
说到底,情绪归情绪,理性的消费选择往往最终落回 “产品值不值”。比亚迪的这次操作,或许会短期引发讨论,但能不能影响消费者的钱包,恐怕还要看它的车本身够不够 “能打”。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