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通知中国,谈判加入新筹码,话音刚落,中方在世贸反将一军

全球贸易的风向标再次发生剧烈震荡。2025年大豆贸易骤然归零的事实,在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中赫然在列。APEC会议前,中美高层互动与谈判筹码再度成为国际关注焦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一句“新突破”,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短线波动。

贸易战新变数

2025年9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罕见大幅波动,背后是中国采购美豆数量连续数月挂零。美国农业部9月发布的出口销售周报显示,中国买家未预订任何一艘美豆货轮,创下1999年以来新低。彭博社、路透社等多家权威媒体同时关注到,作为全球最大大豆买家,中国的采购行为对全球大豆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

美国农民感受到剧烈寒意。美国大豆协会主席乔什·加克尔在9月的内部通报会上称,主产区农户普遍每英亩损失在100至150美元之间。以2024-2025年度美豆种植面积计算,仅美中贸易摩擦导致的损失已突破30亿美元。这组数字不仅为中美谈判提供了具体的背景,也凸显出大豆问题在美方内部的高度敏感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10月初接受CNBC采访时,公开“通知”中国,下一轮会谈美方将把农产品采购问题重新摆上谈判桌。贝森特强调,“大豆不仅仅是农产品,更是中美互信的象征。”然而,这一表态并未得到中国的直接回应。

APEC前夕的高层博弈

10月31日至11月1日,韩国庆州将迎来202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称,将与中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期间会晤。特朗普称,大豆贸易将成为主要议题之一,甚至在9月的竞选集会上承诺,将以新一轮农民补贴“稳住”农业州的基本盘。

美国农业州长期以来是共和党的票仓。2025年秋季,农业州议员对白宫的贸易政策表达了稀有的“联合压力”。他们认为,如若中国持续暂停美豆采购,势必影响2026年大选格局。美国国内舆论对中国的态度也因大豆贸易的冷却而出现微妙变化。

贝森特与特朗普及农业部长罗林斯的白宫会议成为媒体聚光灯下的焦点。贝森特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下周二(10月7日)将公布针对农民的大力支持计划。”但他同时坦言,即便今年美国大豆整体丰收,农民依然难以摆脱出口困境。美国正尝试与巴西、阿根廷、越南等多国加强农产品合作,但短期内要填补中国市场的巨大空缺,几乎不可能。

中国方面则显得异常冷静。9月以来,中国粮油进出口企业频频加大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大豆采购力度。中国从南美进口大豆的关税仅为3%,而美国大豆关税则高达23%。阿根廷政府甚至在9月下旬宣布,暂停部分粮食出口税,进一步提升本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世贸组织年会

10月3日,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WTO)年会现场,成为中美博弈的另一个主场。中方代表主动发言,严厉批评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质。中方强调,美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已对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市场稳定造成实质性伤害。

与会多国代表——包括印度、巴西、埃及等在内——对中方立场表示支持。这些国家同样在美方贸易壁垒中遭受经济损失。中方的主动发言,客观上将美国置于道义压力之下。WTO虽然无法直接迫使美国改变长期关税政策,但国际社会的联合施压正在逐步形成。

美国媒体对此高度关注。《纽约时报》评论称,中美贸易摩擦已进入“国际化”新阶段。美国政府面临的不仅是中国的双边反制,更有多国联手的规则压力。贝森特的谈判新筹码,在WTO的多边博弈中面临考验。

数据变化背后的全球市场新格局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2214万吨,尽管比巅峰年份大幅减少,依然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但2025年截至9月,这一数字骤降为零。往年同期,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订单量通常达到40%。今年的“清零”现象,为全球农产品市场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美国农民的损失不仅体现在账面。特朗普政府多次承诺“以关税收入补贴农民”,但农业部门实际获得的补贴远未弥补出口下滑的损失。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美豆出口总值创下近年来新低。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压力逐步蔓延,已传导至金融、保险等相关领域。

中国并非单一应对。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大豆总进口量将维持在9000万吨左右,但南美供应比例进一步提升。中国采购策略的灵活调整,成功削弱了美豆在全球市场的价格影响力。

美方试图通过延长关税暂停期限来提振美豆出口,但效果甚微。中国对美豆进口关税依然维持在23%。相较之下,南美大豆的价格优势愈发突出。阿根廷和巴西不仅关税更低,还凭借政策调整不断扩大对华出口份额。

高层互动与未来走向

随着APEC会议临近,中美高层互动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美国方面希望通过高层会晤,为农民争取更多出口机会,缓解国内压力,但中国并未表现出急于恢复美豆采购的意愿。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重申,中美应在平等、互惠、尊重基础上解决分歧,“贸易战、关税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中美双边的博弈已不再局限于大豆。5G、芯片、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同样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新突破”预期能否落地,取决于美方是否能给出实质性让步。

中国在WTO的主动出击,显示其在国际规则层面拥有更多话语权。当前美国对全球贸易规则的挑战,已经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警觉与联合。WTO框架下的多边压力,正成为中国外交博弈的重要支点。

中美贸易棋局,变数陡增

2025年秋季,中美贸易战进入新阶段。大豆不再只是农业产品,更成为两国高层战略博弈的核心筹码。美国试图通过高调释放谈判信号,挽回国内农业基本盘;中国则以灵活采购与多边外交,争取更大的战略主动权。

APEC会议能否为中美贸易争端带来实质性转机,仍是未知数。大豆、关税、农民、国际规则,多重变量交织成全球贸易的新风暴眼。美财长刚刚抛出新筹码,中方已在国际舞台反将一军。棋局尚未终结,全球目光聚焦下的中美斗法,还远未到盖棺论定的时刻。

参考资料:美财长最新涉华表态,事关大豆、领导人会晤、贸易谈判…

2025-10-03 12:29·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财长   话音   中方   筹码   世贸   中国   通知   美国   大豆   中美   关税   贸易   采购   全球   农民   阿根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