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机器人4条腿断了照样爬,Skild AI让机器成 “打不死的小强”

前言

为什么科幻片里的机器人,什么T-800,就算被打烂一半都能继续战斗;而我们现实中的机器人,却“脆”得像个“瓷娃娃”?零件坏一个,就无法使用了。

但是,Skild AI 公司在X上发的一个短视频,把这个常识给彻底颠覆了:四足机器人被锯断腿,下一秒就用残肢匍匐前进;关节锁死?晃两下换姿势接着走!

靠这招,以前怕坏的机器人,现在直接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传统机器人一碰就坏?Skild Brain 靠 “脑体分离” 变 “打不死小强”

Skild AI 在 X 上发的短视频把人看呆了:四足机器人被锯断腿,屏幕闪过 “Adapting…”,下一秒就用残肢和躯干匍匐前进;

关节被锁死、电机卡死,它晃了晃身体,立刻换种怪异姿态继续走。这哪是我们印象里的机器人?分明是科幻片里打不死的 “机械战士”。

放在以前,这根本不敢想。工厂里百万级的机械臂,松个螺丝就停摆,整条产线跟着瘫痪;救援用的机器狗,电机卡一下就 “五体投地”。

为啥传统机器人这么 “脆”?病根就在 “大脑和身体绑死了”。就像给 F1 赛车定制的操控系统,只适配完美赛道,路上有颗石子都可能翻车。

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全是针对特定硬件调的,相当于 “死记硬背” 标准答案,题型一变(比如腿断了、地面滑了),立刻 “宕机”。

Skild Brain 偏偏要掀了这规矩,搞出 “脑体分离” 的狠招。它就像个越野老司机,不管开的是轿车、卡车还是破吉普,哪怕半路爆胎,也能想办法开到终点,这背后藏着三重 “黑科技”。

团队没手把手教,反而造了个含 1 万种机器人形态的虚拟宇宙,让这个 “大脑” 在里面 “跑” 了 1000 年模拟时间,还覆盖了超十万种变体形态。

更绝的是用了 SAPG 分布式强化学习算法,逼着它学 “开车的底层逻辑”,而不是死记操作步骤。

普通机器人的记忆窗口只有几百毫秒,跟 “瞬时反射” 没啥区别;Skild Brain 的记忆却强了 100 倍以上,能记住之前的故障和应对方法,就像人被钉子扎过,下次会绕着走。

最后当腿被锯断,它先感知 “信号丢失”,再调类似场景经验,当场规划新步态。这过程压根没提前训练过,全靠底层逻辑 “创造新活法”。

它甚至能拆分任务:高层规划路线,低层控制关节扭矩,在四足、类人、机械臂之间随便切换。

Skild Brain 落地有多颠覆?工厂不停产、救援能救命还催生新生态

这技术一旦落地,简直是颠覆。工厂里的机械臂螺丝松了,不会停机,反而发消息:“还能扛 3 小时,记得修”,生产线韧性直接拉满;地震废墟里,救援机器狗腿被砸断,立刻变 “蠕虫模式”,爬进缝隙送救命药,把 “故障” 变成 “新条件”。

更长远的是,它可能催生全新生态。以后买机器人,可能是 “硬件 + 大脑订阅” 模式:几百块买个扫地机 “身体”,按月付 “大脑” 使用费,今天让它控制扫地机,明天换机械狗,后天接人形助理,一个大脑统御所有设备。

Skild Brain 最牛的不是 “断腿能爬”,而是它让机器人从 “专用工具” 变成了 “通用智能体”。以前 AI 拼 “算得快”,现在开始拼 “活得久”。

视频里不停闪烁的 “Adapting…”,更像个新物种的宣言:机器人不再是怕坏的瓷娃娃,而是能适应环境的 “生存者”。

当然,这也带来新问题:如果它的适应力超出预期,人类能完全掌控吗?但眼下,能让机器人摆脱 “一坏就停” 的毛病,减少工厂损失、提高救援成功率,已经是技术最实在的价值。毕竟,能扛事的机器人,才是真的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科技   机器人   机器   大脑   断腿   机械   工厂   关节   残肢   科幻片   身体   螺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