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37年,江嘉良与吴玉芳的婚姻,看起来像一场被遗忘的战争。
一个是乒乓球冠军,另一个是银幕上的女神,他们的结合被认为是错误的组合,可结果,没人敢说他们不赢。
江嘉良看着眼前的电话簿,眉头紧蹙,电话那头,是吴玉芳。
她已经是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女星,而他,尽管早已在乒乓球赛场上有所成就,依然处在上升期。
可那一刻,他知道,若不抓住这条唯一的线索,他将一生错过。
几个月,江嘉良打了上百个电话,每次听到吴玉芳的声音,他就觉得自己距离她更近了一步。
电话费每月比工资还高,他却毫不在意。
朋友们开始笑话他,觉得他这是“烧钱追妻”,他笑笑,眼神里满是坚定:“钱能再赚,人生错过了就没了。”
那时,吴玉芳已经是一个完美的影后,江嘉良不过是个刚崭露头角的乒乓球运动员。
两人站在各自的高峰,完全没有交集的空间。
可偏偏,吴玉芳答应了见面,江嘉良站在她面前,看着她那温柔的眼神,突然觉得自己从未如此接近过梦想。
“你愿意嫁给我吗?”江嘉良直接问,话里没有甜言蜜语,只有实实在在的决绝。
吴玉芳看着他,轻轻点头:“好。”
这场爱情,始于江嘉良的坚持,也开始了吴玉芳的决定。
吴玉芳放下了所有,放下了她光彩照人的事业,成为了江嘉良背后的女人,她知道,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放弃了舞台,迎接的是一片寂静。
婚后,江嘉良开始了退役后的“第二战”,但是,这个战场远比乒乓球场艰难,充满了自我怀疑与迷茫。
他曾是冠军,突然间没有了赛场,那个高高在上的“王者”开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没有了球拍,没有了掌声,江嘉良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吴玉芳看着他沉默的背影,知道他不是真的迷茫,他只是害怕从那个巅峰跌落下来。
她没有责怪他,只是在他最黑暗的时刻,温柔地说:“你是冠军,过去的荣耀不代表一切,眼前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她的声音像是穿透了厚重的迷雾,让江嘉良重新找回了自己。
她没有让他再徘徊,而是直接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帮他去面对更为复杂的生活。
江嘉良在体育界的名气渐渐消失,他无法像过去那样享受公众的关注和掌声。
他曾问吴玉芳,是否后悔过,是否觉得他失去了曾经的光辉。
吴玉芳只是淡淡地看着他,答:“我嫁给你,不是为了你的光环,而是因为你是你。”
那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像一颗重锤击打在他的心上。
这一年,江嘉良决定创业,开设乒乓球学校。
身边没有人看好他,他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现成的资源,唯有吴玉芳默默承担了家务、照顾孩子,像影子一样紧跟在他身后。
家庭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而她从未抱怨过。
江嘉良的学校起初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吴玉芳偷偷拿出了自己存下的钱,递给江嘉良:“去做,你做得到。”
她没有说什么过多的话,只是一言不发地把他送到了门口,她知道,这条路不容易走,但江嘉良若不走下去,他会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归属。
终于,江嘉良的乒乓球学校慢慢步入正轨。
她知道,江嘉良需要自己的支持,而他也知道,在最艰难的时刻,她始终站在自己身旁。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婚姻,而是一场不断拉锯的较量,每一步都是推向彼此心灵深处的冲击和蜕变。
在这场婚姻中,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争执,没有对外高调的声明,却有一份内敛的坚持。
在每一次低谷中,江嘉良与吴玉芳都用行动诠释了他们的爱情,而这一切,都是无声的。
2015年,吴玉芳重返银幕,52岁,这个年龄在娱乐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淘汰,意味着没人给机会,意味着所有的剧本都会被划掉她的名字。
她去试镜,被导演打量了十分钟,冷冷说了一句:“太老了。”
现场一片安静,空气像凝固了一样,吴玉芳低头,轻轻笑了笑,没有解释,也没有争辩。
她转身离开,步伐稳得像是踩在钢丝上,江嘉良在门口接她,看见她眼眶微红,却一句话没问,只是接过她手里的包:“回家。”
回到家,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江嘉良在门外坐了一夜,听着屋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台词练习声,一遍又一遍,声音哑了,她还在练。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战斗。
江嘉良明白,她想要的,不是别人施舍的角色,而是自己去赢回来的尊严。
他开始亲自为她联系剧组,打电话到深夜,一个个拒绝,一次次冷场,他咬着牙坚持。
他的脸皮够厚,语气够硬,只要有一点希望,就绝不松手。
朋友劝他:“算了吧,认清现实。”江嘉良回一句:“我认识的现实,是靠打出来的。”
几年后,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送我上青云》向吴玉芳抛来了橄榄枝。
角色是一个患癌症的中年女性,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美颜的镜头,有的只是生活的斑驳和苦涩。
吴玉芳接了,没有谈条件,没有计较片酬,她只说了四个字:“全力以赴。”
拍摄期间,她几乎没有一天是完整睡觉的。
凌晨三点,江嘉良推开房门,看见她抱着剧本睡在沙发上,灯还亮着。
地上散落着一堆写满笔记的稿纸,连台词修改都密密麻麻,像战地上的作战计划。
江嘉良蹲下来,帮她盖上毯子,轻声说:“你是最棒的。”
这部电影上映时,没有大肆宣传,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
可当吴玉芳出现在银幕上,沉着、苍老、真实,每一个细节都像刀子一样割进观众的心里。
56岁,她拿下金鸡奖最佳女配角,领奖时,她没有说感谢词,只是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
后台,江嘉良抱住她,紧紧地,什么话都没说。
他们明白,所谓荣耀,不过是无数次咬牙坚持换来的。
荣誉之后,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容易。
金鸡奖拿到手,邀约确实多了,但吴玉芳拒绝了大部分剧本,她不接商业片,不演自己不相信的角色。
很多人说她傲慢,有人说她蠢,可吴玉芳很清楚,她走到今天,不是为了迎合。
江嘉良也是,他拒绝了几家大公司的教练邀约,坚持经营自己的小球馆,来学球的孩子不多,收费也不高。
朋友劝他:“你完全可以更风光。”江嘉良只是淡淡一句:“我不需要。”
平静的生活之下,暗流涌动。
球馆经常亏本,房租压得人喘不过气,一次停电,他们在黑漆漆的屋子里数账单,吴玉芳拿着电筒,江嘉良用铅笔一笔一笔地算。
“亏了?”吴玉芳问。
“亏了。”江嘉良回答,声音里没有失落,只是陈述。
“亏了就亏了。”她笑了,递过去一瓶水。
就这样,他们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月。
吴玉芳的演艺事业也开始陷入“无戏可拍”的空白期,她没有抱怨,只是回家做饭,种花,偶尔上上小节目,讲讲普通人的生活。
有次采访,主持人问她:“你觉得自己成功吗?”
吴玉芳轻轻笑了一下:“我没成功,但我活得明白。”
这一句话,比所有的颁奖词都锋利。
江嘉良听见后,回头看了她一眼,眼里有种说不出的骄傲。
他们不是一对在聚光灯下耀眼的人,他们是战场上,满身伤痕却依然紧握武器往前走的人。
外界看到的是他们的坚持,看不到的是一次次几乎崩溃的夜晚,看不到的是每一滴咬牙吞下的委屈。
他们知道,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赢给别人看的。
是赢给自己。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