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文字为伴的日子,我几乎只看2种书,一种是哲学一种是美学。美学是哲学的分支。
这两种书籍并不是用来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我还没有,而是用来告诉我,我已经拥有了很多。生活的质量不是物质可以填满的黑洞,而是审美意识提升带来的发现。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

我想等我们的孩子们长大,我们也许很难告诉他们我们是如何拥有了眼前的物质,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如何拥有当下的幸福,着眼于当下的细微之处。
当我们的追求从可能得到转变为我在得到的时候,对眼前事物的感受就会变得不同。我们所经历的,是我们一次次心底的选择还是一次次欲望的裹挟。我们是否有勇气拒绝不属于我们的度量,那种可能带来刺激的,也可能带来失望的度量。
我眼前的财富是否曾献祭过我的灵魂?艺术精神的作者言:孩子总是伟大的。当我们向现实妥协时,我们就已经与伟大无缘。

我们无需告诉孩子们太多,应该努力让孩子们看到我们眼中的幸福,简单的,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幸福。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美,而在于正确的行动。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加善于正确的丰富我们的人生剧本。

艺术类的书籍入门我推荐朱光潜的谈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什么: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