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议曝冯巩没来葬礼真相!打俩电话没接,送来一纸公函,冯巩真冤

冯巩没去杨少华的葬礼,这事儿在网上炸了锅,作为曲协主席,又是多年的老友,他的“缺席”在无数网友眼中,几乎等同于“无情无义”的实锤,而互联网定义情谊深浅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你人到没到场,微博发没发。

这次冯巩没到,也没在社交媒体上发只言片语,很快就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这场针对冯巩的讨伐,很快就像滚雪球一样,把矛头对准了逝者的家人,尤其是儿子杨议,一场关于“孝道”的审判,早已在网络上集齐了所有“罪证”,只等冯巩这个“引信”被点燃,便全面爆发。

一张轮椅和一根淀粉肠

审判的第一份“罪证”是一段视频,7月9日上午,天津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视频里94岁的杨少华坐在轮椅上,被推着参加一个饭店的剪彩仪式,老人面带倦容,眼神略显疲惫。

40度高温,94岁高龄,商业剪彩,这三个关键词,在网络上迅速拼凑出了一幅“不孝子为钱逼父营业”的刺眼画面,评论区里对杨家子女的口诛笔伐,几乎将他们钉在了道德的耻辱柱上。

如果说剪彩视频是第一波攻击,那么当天中午发布的一条吃淀粉肠的视频,更是致命一击,就在杨少华先生离世的当天,他的官方账号,准时更新了一条他生前拍摄的短视频。

这个时间点实在太过“巧合”,在网友看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冷血:父亲刚走,儿子们心里想的不是悲伤,而是视频账号的流量和带货,尽管这条视频被火速删除,但截图早已满天飞,成了杨家“吃人血馒头”的铁证。

紧接着,更猛的料被扒出,有人统计了杨少华账号的直播记录,发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直播场次居然接近三十场,这个数字可不能小瞧。

要知道,一个月播30场,这是把老爷子当成印钞机了,要知道,杨老爷子已经94岁了,还要被当成赚钱工具,真是造孽,说出来真不怕让人笑话。

这些声音,伴随着直播数据截图,彻底坐实了杨家子女“不孝”的罪名,一个为了利益,榨干老父亲最后一点价值的家庭形象,就此定格。

直播间里的“另一个故事”

网络审判进行得轰轰烈烈,现实中的杨家人,却在灵堂里默默承受着一切,7月13日在父亲下葬当晚,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杨议,打开了直播。

这场直播,不是辩解,而是一次反击,他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拿出了一个个普通人都能理解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事实,试图拼凑出那个被网络忽略的“另一个故事”

关于剪彩,杨议表示那家饭店老板是父亲几十年的老朋友,老爷子晚年最怕的就是“闷得慌”,总想出去找人聊聊天,凑个热闹。

去参加活动,是老人家自己的意愿,而且在户外就待了几分钟,根本不是网友想象中“暴晒数小时”。

关于那根致命的淀粉肠,杨议解释那根本不是什么商业带货,就是他三哥杨伦平时随手拍的、记录父亲晚年生活状态的片段,老爷子自己爱拍,也乐意跟网友分享,视频是提前设置了定时发布,家里人当时悲痛忙乱忘了这茬。

在这场风波里,三哥杨伦是被骂得最惨的一个,因为很多视频都是他拍的,他被认为是“不孝”的主要执行者,但在杨议的口中,三哥却是家里最孝顺的那个。

父亲晚年,主要是三哥在床前日夜照料,喂饭喂药,甚至经常吃父亲的剩饭,只为让老人家安心。

杨议还表示三哥的孝顺,是你们在网上看不到的,这是杨议在直播里,第一次为承受了最大网络暴力的兄弟辩护,那些被当成“罪证”的视频,在家庭的语境里,只是儿子陪伴老父亲的一种方式。

最后杨议亮出了最硬的证据: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杨少华的直接死因是“肺功能衰竭”,这与他常年吸烟的习惯有关,和当天的剪彩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一封公函的分量

澄清了家里的事,直播间几十万人最关心的那个问题终于来了:冯巩为什么没来?所有人都以为杨议会顺着舆论,抱怨几句,或者至少表达一下遗憾。

没想到,杨议接下来的话,让所有网友都傻了眼。

杨议表示父亲走后,冯巩在葬礼当天上午,连着打了两通电话过来,但当时灵堂内外乱成一锅粥,家里人都在忙着招待吊唁的亲友,谁也没顾上接电话。

电话没接通,不代表情分没到,杨议随即在镜头前,展开了一张纸,那不是普通的信,而是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正式公函,落款是“中国曲艺家协会”。

这份公函是以冯巩个人及他所代表的中国曲协的联合名义发来的,内容不仅表达了深切哀思,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国相声界的最高组织,对杨少华先生一生艺术成就的官方盖棺定论。

杨议说:“冯巩老师不仅发来了公函,还派了曲协的代表,带着花圈亲自到了现场,帛金也送来了,但我们家一分钱都没收”,为了证明,他还展示了退还帛金的银行流水。

这一刻,真相才算完整,在相声这个极其讲究师承、辈分和“江湖规矩”的圈子里,冯巩的做法,非但不是“无情”,反而是最懂规矩、最体面的做法。

作为晚辈和曲协主席,他能给的最高敬意,不是个人跑到镜头前哭一场,而是动用组织的力量,给老先生一个最郑重、最官方的认可。

事实上,纵观整场葬礼,相声界的“常家”、“马家”、“侯家”等名门,也多是派代表前来,这并非人情凉薄,恰恰是这个圈子内部,处理此类事务的传统和默契。

结语

最终击碎这场网络审判的,不是杨议的眼泪,也不是那些家庭琐事,恰恰是那封看起来最“官方”、最“冰冷”的公函,这是用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来自另一个评价体系的逻辑,让习惯了看图说话的网友们看到了真相。

原来在社交媒体的点赞和评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真实、更看重“本分”而非“表演”的世界,冯巩的“缺席”,恰恰是最大的“在场”。

最后希望杨少华老先生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0

标签:娱乐   公函   葬礼   真相   电话   视频   父亲   老爷子   网友   罪证   网络   当天   淀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