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上幼儿园后,和在家就完全不同了。有人说,幼儿园是“试炼场”,在家看不出啥,一进幼儿园,马上就见分晓了。如果能提前知道一些“潜规则”,就算能力差点的,也能少遭罪!
二宝离开幼儿园后,也经常回去看老师们,带点小零食作为感谢。有次他的班主任拉着我的手聊起来,说最近这批孩子,真的很愁人,有的真让人爱不起来。
听她说完后,我还真有感触,幼师不好当啊!这届家长,如果能稍微注意下,娃是不是也能更开心一些,老师轻松一些?
当然,我俩是悄咪咪聊天,一般老师都不会明说,家长还得心里有数,提前做准备。
我家二宝是那种静不下来类型的,有时候上课也会走来走去,所以,没少被老师批评。
之后就开始各种运动、专注力训练,都安排上。娃的注意力集中一些了,老师的反馈也好了起来。总跟我说,夏安现在上课坐得可板正了,回答问题很积极。
下面三类孩子,老师可能真的喜欢不起来。希望家长们都注意下,别像我那时候一样,熬夜做ppt给娃各种上强度,真的很心累!
第一类:不守规矩的孩子
幼儿园一个班上,大概有30多个孩子,如果有人带头不遵守,其他孩子也会跟着学,老师脑袋都大了,根本没办法继续教学。
所以,会对不守规矩的孩子从内心有一种排斥感。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小孩子哪里知道那么多?老师教育一下就好了。
但其实,有些孩子说了一次又一次,还是不听,老师也很为难。
比如,有的孩子不讲卫生,饭前不洗手,还挑食,遇到不爱吃的,一口也不吃,老师咋办?重新单独给他做一份?
所以,入园前就可以跟孩子做好约定,讲卫生、不挑食、不拥挤,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规则,就算娃上小学了,也是需要遵守的。
第二类:喜欢大叫的孩子
二宝上幼儿园的时候,班上有个小朋友,遇到事情就会大叫,谁说也不听。老师跟家长沟通过,无果。家长说,在家也这样,大一点就好了。
可幼儿园不是某一个孩子的专属场地,如果你娃大叫,不仅影响课堂纪律,还会吓到其他孩子啊!
后来,家长没办法,带着孩子转园了。听老师说,那孩子其实不是脾气大,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语言能力匮乏,所以,一遇到事情就开始大叫,着急了。
Tips:上幼儿园之前,记得锻炼娃的表达能力,起码能说清楚自己的需求。比如,想上厕所、想喝水,这些都可以跟老师讲,但没必要用大叫的方式。
第三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上幼儿园两个月了,吃饭还得老师喂,上厕所不会脱裤子,还经常尿裤子。这样的孩子,老师真的喜欢不起来。
一个班上三四十个孩子要带,不能只做他一个人的“贴身侍卫”啊!再说了,自理能力,是要在上幼儿园之前,就教给孩子的。
刚上幼儿园的一两个星期不适应,不太熟练,都是可以理解的。上了两个月还需要老师亲力亲为,就真的很让人头疼了。
一般3周岁入园,在此之前,家长可以看看,自家孩子是否能独立吃饭、上厕所(不会提裤子没关系,老师也会引导)、睡午觉,这些小技能,早点掌握哦!
上幼儿园后,孩子从每天和父母的一对二(有老人的甚至可能是三四个人看一个孩子)的相处,肯定照顾得很不错。但上了幼儿园之后,一位老师对应十几个孩子,这时候,三类孩子就吃香了,来看看有你家的吗?
√ 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能自己吃饭、穿脱衣服,甚至午睡还会帮忙维持秩序,这样的孩子,没有老师不喜欢。
√ 热心肠的孩子
别看幼儿园学的文化知识不多,但管理这些孩子,可真的很费神。有时候老师都能被娃们整崩溃了。
所以,老师会很喜欢那些热心肠的孩子,能帮忙维持秩序,比如打饭、倒垃圾、拖地,不光孩子得到锻炼,老师也能稍微轻松一些。
√ 会表达的孩子
能说清楚自己的需求,老师不用费劲猜。如果班级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能有条理地讲出来,帮助老师还原现场,更好地“断案”,这样的孩子,老师都很喜欢。
今年朋友小丽家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就没少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我就按照文章中讲的这些,让她回去做好引导就可以了。
小丽说,其实,最担心的是表达,那么多孩子,叽叽喳喳的,老师能听清楚吗?我跟她说,你别担心,上幼儿园后,孩子们有问题都是要举手回答,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
而且,在家跟孩子练一练,清楚表达需求,渴了、饿了、困了,都可以跟老师讲,就是别哼哼唧唧,或者只知道哭,这样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你。
凌晨妈妈来叨叨:
上幼儿园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家长们放平心态,把该教、该做的,都告诉孩子,等到他上了一个星期幼儿园后,你就会发现,他的笑脸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这就说明,娃在悄悄适应幼儿园,慢慢长大啦!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