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小暑了,一年中最闷热潮湿的三伏天马上开启。
天气☁️又闷又湿、身上黏腻腻的,空调冷气❄️和室外的暑湿来回夹击!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饭点也没啥胃口、浑身沉甸甸的、白天还总犯困没精神?这很可能是咱们脾胃的「能量小太阳」被暑湿浇灭了!
传统养生认为:脾胃是生湿的源头!脾胃动力(也就是脾阳)不足的话:
1️⃣ 运化水湿的能力下滑→ 水湿会淤积变成让人讨厌的“湿浊”
2️⃣ 湿气堵在身体经络里→ 舌苔容易变得黏腻、人昏昏沉沉没力气、还可能感觉虚胖水肿
3️⃣ 湿气越重,脾胃负担越大,一不小心就陷入“越虚越湿,越湿越虚”的循环...
三伏天是调养脾胃的黄金期!这时候自然界的阳气到了顶点(像免费的天阳充电桩),喝对一碗温养汤水,就像给身体打开「除湿暖风模式」。正好借天力唤醒脾胃动力,这也正是古人说的「春夏养阳」的智慧嘛!
今天分享3碗「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时令汤,帮你温柔化解三伏天的 “湿冷困乏” ,找回夏天的轻盈舒爽感~
1
白胡椒猪肚鸡汤:脾胃的“小暖炉”
早晨起来空腹喝一碗,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尤其适合吃点凉容易拉肚子、在空调房呆久了手脚凉的朋友。
传统养生认为:猪肚补虚损、健脾胃,对胃部虚寒有不错的温养效果。白胡椒温暖脾胃,驱散脾胃里的寒气,缓解胀痛感。党参+茯苓:一个补气健脾,一个帮助利水渗湿,从源头减少湿气的内生。
【食材】(3-4人份):
猪肚1个 · 鸡半只 · 党参20g · 茯苓15g · 白胡椒粒15g(拍碎纱布包)· 红枣5颗 · 姜5片
【做法】
1. 猪肚去腥三步骤:生粉+盐搓洗3-5遍→白醋浸泡10分钟→冷水焯水(加花椒、姜料酒)
2. 党参、茯苓、胡椒先煮30分钟→加猪肚小火炖1.5小时→放鸡肉炖30分钟。
3. 关火前撒枸杞+盐(可用2粒干贝提鲜)。
小贴士:湿热体质(舌苔黄腻)慎用!孕妇去胡椒,高血脂者只喝汤少吃肉。
2
五指毛桃茯苓汤:闷湿天的“清爽担当”
午后觉得昏沉没精神时来一碗,帮你赶走身体沉重感~ 特别适合舌苔厚厚腻腻、大便黏马桶、容易水肿的朋友。
五指毛桃有“南方人参”的美誉,补气又不容易上火,对付夏天湿气困重很有一套!
炒赤小豆+茯苓:祛湿的“黄金搭档”,利水的同时不容易伤正气(赤小豆炒过后更温和)。陈皮:理气醒脾的“小能手”,让汤补得进去又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
【食材】(1.8L炖盅)
五指毛桃30g · 炒赤小豆30g · 茯苓20g · 排骨400g · 陈皮1瓣(泡软刮白瓤)· 姜2片
【做法】
1. 赤小豆用干锅小火炒至微裂,祛湿且不寒凉;五指毛桃泡1个钟;排骨焯水洗净备用。
2. 全部食材加水放炖盅,文火慢炖2小时,撇油放盐即可。湿气特别重的可以加3片干山药;容易上火的话不加蜜枣。
小贴士:阴虚容易干咳要少喝,高尿酸者去排骨改用瘦肉!
3
苹果肉桂茶:空调房的“暖身小甜水”
特别适合那种有点“虚火”、口干但又怕冷,或者喝温补汤容易觉得燥的朋友。小口慢饮,全天都可以喝,暖暖的很舒服。
肉桂:能帮助把浮在上面的“虚火”往下引(引火归元),平衡那种上面热下面寒的感觉。苹果(连皮煮)煮熟的苹果更养胃生津,果胶还能悄悄帮肠道动一动。红茶+茯苓:红茶暖暖胃,茯苓默默加强祛湿的小力量。
【食材】
苹果1个(带皮切块)· 肉桂棒1根 · 红茶5g · 茯苓10g · 蜂蜜可选
【做法】
1. 苹果、肉桂、茯苓加水800ml煮15分钟。关火后放红茶焖5分钟(这样茶味足又不涩)
2. 温饮时加半勺蜂蜜,虚寒体质加1片姜。
小贴士:胃酸多的人不加蜂蜜,糖尿病人想喝甜口的可以换成一点罗汉果糖!
三伏喝汤小节奏:
猪肚汤 → 早晨喝:借清晨阳气升发,暖暖地启动脾胃。
五指毛桃汤 → 午后喝:赶走一天的湿困和沉重,恢复精神。
苹果茶 → 小口全天啜饮:随时给身体一点温润呵护,抵御空调房伤阳气.
❤️ 三伏天养脾,其实不必狂补,关键是温柔地唤醒身体的能量。一勺一饮皆是修行,这个三伏,让温暖从脾胃慢慢生根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