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稀土精炼出口量同比下降26%,美国军工复合体核心企业采购成本激增。短短半年,美军F-35战机停产,相关数据被路透社、彭博社、CSIS同步引用。一个词横亘在世界面前:稀土。
在过去三个月,华盛顿的紧张气氛骤然升级。美军装备保障部披露,F-35战机部分关键部件已出现“断供预警”,而供货周期拉长和价格上涨已传导至民用高端制造。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战斗机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核潜艇推进、雷达声纳等领域不可替代。美国防部2025年7月发布的技术风险评估报告中,稀土供应被列为“一级战略风险”,列于芯片、锂电池前列。彭博社直接用“比芯片更严重”形容这一冲击。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新一轮精细化管控后,美国商务部紧急通报国会,将稀土材料列为“关键短缺资源”,并要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波音等企业上报应急采购计划。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美国采购的重稀土金属中87%依赖中国精炼,而高性能永磁体几乎全部由中国企业提供。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无差别升级关税,点燃全球贸易战新一轮烈火。美国对华高端芯片禁运持续加码,中国则不再容忍“被动挨打”,正式宣布针对六种重稀土金属及稀土磁体实施出口管制。4月17日的公告引发全球市场震荡,美欧日多家制造业巨头股价应声下跌。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强调,稀土属于军民两用物资,出口管控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产业链稳定。6月8日,商务部再度发布细则,将中重稀土及相关物项纳入出口审批。国内外媒体普遍解读为“精准反制”,并非全面禁运,而是有针对性地掐住美西方高端制造“命门”。
日本铃木汽车停产、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延迟交货,成为稀土出口管制国际共振的缩影。美国CSIS高级顾问格拉塞林·巴斯卡兰警告:“没有中国稀土,美国主力装备将大面积停产。”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8月,中国占全球稀土精炼产能92%,无可替代。
美国并非没有稀土矿藏,内华达州、加州等地储量丰厚,但真正难以破解的是精炼和分离环节。美澳加稀土联盟近两年投入逾30亿美元,但环保约束、技术门槛和产业链配套难题频频爆发。2025年初,澳大利亚Lynas公司新建分离厂因废水排放超标被勒令整改,复产时间遥遥无期。
美企洛克希德·马丁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试图摆脱单一依赖。然而最新数据显示,这些“非中国”供应链成本高出中国同类产品近三倍,且交货周期延长35%以上。美国国防部采购报告明确指出:“自主供应难以在十年内实现产业化。”
美国还尝试推动稀土回收和材料替代。2024年,艾姆斯实验室发布低稀土含量催化剂,但批量应用进展缓慢。罗格斯大学“绿色回收”项目仅能覆盖军方需求的5%。美国2022-2024年稀土储备增幅不足10%,远低于战备要求。F-35战机每架需约900磅(408公斤)稀土材料,B2轰炸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装备同样“缺料告急”。
中国稀土产业的崛起,源自上世纪70年代末的战略布局。1978年,邓小平提出“稀土是中国的宝藏”,此后以包头为核心,全国建立从采矿、分离、提炼到高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集群。经过近半个世纪深耕,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全的稀土开采、精炼和应用体系,还以技术创新实现了成本与效率双领先。
国际能源署2025年数据:中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61%,精炼能力高达92%。重稀土分离技术壁垒极高,欧美日企业至今难以突破。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和环保工艺创新,实现了对全球稀土价格和供给的绝对主导。
包头、江西、广东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级稀土材料创新高地。新型钕铁硼磁体、超高纯度氧化钇、镧铈合金等新材料出口至全球五大洲。中国国家稀土产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稀土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军工、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高端领域订单占比首次突破60%。
2025年下半年,中美科技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芯片禁运与稀土管控“双向施压”下,全球高端制造业加速重构。中国对稀土出口采用“精准管控”策略,保障民用、放宽绿色制造、严控军工敏感流向。商务部强调,“全球供应链可以合作,但不能被单边绑架”。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纷纷立法支持本土稀土产业。美国能源部2025年8月通过《关键矿产安全法案》,拨款50亿美元支持稀土回收与替代技术。欧盟宣布投资12亿欧元建立“非中国”供应链联盟。尽管投入巨大,但短期内难以触动中国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欧自给率不足10%。
稀土卡脖子效应已蔓延至新能源、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业内普遍认为,稀土已成为全球贸易战的“核按钮”,比芯片更能撬动大国战略平衡。国际战略研究院(IISS)最新报告指出,稀土供应将主导未来十年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2025年9月,全球正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链重塑。中国以稀土产业链为“底牌”,精准反制高端芯片封锁,迫使美欧不得不面对供应链安全与产业自主的现实难题。稀土出口管制不仅改变了美军装备保障体系,更深刻影响了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布局。
产业链博弈升级,科技实力与资源掌控成为大国角力的核心。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主动权,为全球产业链重构和贸易规则重写提供了新范本。未来十年,谁能把握核心资源,谁就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稀土,不只是中国的战略武器,更是全球制造业的命门。美国战机“飞不起来”的警告,不再是媒体渲染,而是现实产业链震荡的冰冷信号。全球产业链再无“绝对安全”,只有动态博弈。未来,稀土牌还会怎样影响世界?悬念仍在继续。
参考资料:海峡网:2025-07-18:关于稀土出口管制,中方表态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