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源 融合发展┃探寻仰韶故地 感悟彩陶遗韵

探寻仰韶故地 感悟彩陶遗韵

文/图 全媒体记者 单义杰

专家学者参观百年考古历程雕塑墙

十月的渑池,秋阳正好,韶山如黛。10月26日,参与2025仰韶论坛的30余位专家学者怀揣着对史前文明的敬畏之心,走进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物的肌理与遗址的土层中,触摸仰韶文化7000年的文明温度,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当天上午,专家学者一行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小口尖底瓶等仰韶时期的典型文物,观看了解了仰韶村遗址四次考古发掘的主要成果,“沉浸式”体验了裸眼3D、全息投影、VR场景再现等数字化展示设备。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君孝在参观中表示:“仰韶文化是我在上大学时了解到的,几十年来,我既做考古工作,又教考古课程,这次来到仰韶文化发源地,亲眼见到这些熟悉的文物和遗址,觉得十分亲切。”朱君孝激动地说,仰韶文化博物馆展陈系统全面,科技手段运用得当,让古老文化鲜活可感,这是当地对仰韶文化保护传承的成功做法,令人欣慰。

“仰韶文化不仅是中原史前文明的核心代表,还是我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三门峡作为仰韶论坛主会场的永久开办地,足见祖先留下的仰韶文化遗存分量之重,这是三门峡的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朱君孝表示。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宝宗对仰韶文化博物馆感情很深,从首次开馆仪式到现在,他先后到访多次。“这是我在仰韶文化博物馆重新开馆后第一次来,心情可以用‘超激动’来形容,馆内展陈亮点与创新理念让我印象深刻。”李宝宗一边说,一边不停用手机拍照记录。

“在仰韶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源流谱系的研究中,仰韶村遗址一直是关键性枢纽,在论坛上听了许多相关专家的报告,让我对仰韶文化的地位有了更强烈的认知。”李宝宗说。

走出仰韶文化博物馆,专家学者一行步入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并在几处发掘纪念点前交流探讨、合影留念,感受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在一处文化层断面前,大家贴近护栏,俯身凝视着土层中夹杂的陶片与石器,指尖轻轻触碰断面,感受远古先民留存的生活温度。遗址公园工作人员介绍,这片断面清晰呈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是研究仰韶文化延续性的重要实物资料,话音未落,便引来专家学者们的纷纷附和。

“每一层土都藏着历史的密码,这里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更是考古人心中的圣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国栋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三门峡参观仰韶村遗址,他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态参观,感触特别深。

仰韶村遗址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的重要遗址,来到仰韶文化发现地,王国栋深刻体会到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提出的“重瓣花朵”理论。“历经百年沧桑,仰韶村遗址先后进行4次考古发掘,如同历史深处的回声,一次次都震撼着世人的心灵。”王国栋表示。

参观尾声,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寻根之旅令人印象深刻,仰韶文化的印记深烙心间。那些彩陶上的花纹、土层里的密码,终将在代代传承中生生不息,仰韶文化也将在考古人的深耕、传承者的坚守中,持续为中华文明溯源赋能。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责编:蔡仲鸣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历史   彩陶   故地   文明   仰韶文化   遗址   博物馆   专家学者   土层   断面   史前   文化   考古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