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是 “搓” 出来的?葵花籽采收视频走红,网友:西瓜籽才叫瓜子

#10月·每日幸运签#

近日,一段葵花籽采收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里,晾晒得干脆的向日葵花盘堆成小山,工人们双手握住花盘用力搓揉,或轻轻敲打,饱满的葵花籽就簌簌落在布单上,被网友笑称为 “大型搓衣现场”。这条视频很快收获千万播放,有人留言说 “看着太解压,开直播能看一天”,也有人抛出疑问 “瓜子不是瓜里长的吗?怎么从向日葵里出来了”。


网友的疑惑其实道出了一个常见误区:最初的 “瓜子” 确实指西瓜子,明朝时向日葵传入中国,晚清才开始有食用记录,却凭着好种好吃后来居上,渐渐和西瓜子共享了 “瓜子” 这个名字。就像有人说的,东南地区吃西瓜子叫瓜子,西南地区吃葵花籽也叫瓜子,不过是地域习惯不同。​

视频里人工采收的画面,让不少人觉得辛苦,呼吁赶紧用机器替代。但内行人都知道,葵花收割机早就不是新鲜东西了。济宁德尚源机械的王述军团队花了三年研发,2018 年就做出了国产食用葵收割机,填补了技术空白,现在内蒙古、新疆的大种植户都在用,籽粒损失率还特别低。至于选机器还是人工,根本是看实际需求。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种植户说,几百亩的大基地肯定用机器,一天能收几十亩;但自家种几亩,也可以选人工敲打。​



有人想起童年记忆:“小时候跟着奶奶打葵花籽,搓得手发黑,现在看着视频突然想家了”。有人算经济账:“人工一天能脱 200 斤,工价 80 块;机器一小时收一吨,租金每亩 50 块,规模大了肯定机器划算”。​

人工采收能最大程度保护籽粒完整,卖价更高;但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必须靠机械化。就像巴彦淖尔的龙头企业,一边用全自动生产线加工,一边给每批瓜子做 “一货一码” 溯源,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虽然现在机械化程度很高,但 “手工脱粒” 的场景依然能戳中网友对乡村劳作的共鸣点。不管是用手搓还是机器收,能让好东西卖出去、让种的人有收益,就是最好的方式。​

那些我们随手嗑的瓜子,每一颗都经过了晾晒、脱粒、筛选的考验,背后是土地的馈赠,也是人的智慧。这场走红的 “搓衣现场”,说到底是大家对质朴劳作的共鸣,更是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最真实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美食   瓜子   葵花籽   西瓜   网友   视频   西瓜子   机器   巴彦淖尔   籽粒   向日葵   花盘   收割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