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
宝墩遗址考古三十年暨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新津举行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议程之一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联盟”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成都市新津区文广体旅局发起
联合23家四川地区古蜀时期遗址
所在地文博机构及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相关科研院所等组成的非法人性质联盟组织
以古蜀文明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为导向
推动古蜀文明遗存的
研究、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
联盟为何首站在新津?
源于宝墩“文明之源”的文化价值
↓
宝墩古城距今约4500—3900年,作为长江上游地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被誉为“古蜀文明之源,长江上游文明之光”。
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一道,构成了古蜀文明从起源到鼎盛的完整发展序列,清晰展现了古蜀文明的演进轨迹,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关键例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志岩、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共同为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联盟揭牌。
据了解,联盟由营盘山遗址、桂圆桥遗址、姜维城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村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盐店遗址、高山城址)、登云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竹瓦街遗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等遗址所在地文博机构及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科研院所共同组成。
活动现场
发布《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宝墩共识》
将从三方面进一步促进交流合作
1 深研历史坐标
确立古蜀文明历史价值
宝墩遗址作为古蜀文明之肇始滥觞,孕育古蜀农耕文明、开启成都城市文明、涵养天府文化精神,揭示了成都平原史前文明的璀璨曙光,凝聚了长江上游文明的独特印记,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恢宏历史进程,在中华文明星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 活化遗产叙事
讲透古蜀文明时代故事
依托考古遗址公园载体,以数字技术重构古蜀原乡,以创意策展活化文化记忆,打造历史可触摸、文化可体验、情感可共鸣的研学产品,让古蜀文明故事直抵人心,共塑“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魅力,让古蜀之光辉映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
3 凸显文化功能
创新遗址公园发展模式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核心节点,应当建设成为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国家级平台和窗口。面对新形势,需注重高质量发展,围绕完善制度设计、突出考古支撑、凸显文化功能,平衡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增强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推动遗址公园可持续运营,成为展示中华文明、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联盟的成立,搭建了交流平台与信息共享机制,将有助于推动古蜀文明脉络的深入研究与信息互通。
三星堆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表示:“三星堆、金沙、宝墩国家考古公园作为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不仅在文物保护与展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遗址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路径。同时,联盟还致力于考古成果的活化利用,通过串联起古蜀文化脉络,增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研学过程中的整体历史认知,帮助他们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