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投降之原因”猜一古代人名,毛主席竟然说出了4个答案!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随后,蒋介石接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蒋介石摆下的“鸿门宴”。然而,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毛主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乘坐飞机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在国民党召开的盛大欢迎宴会期间,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向张群使了个眼色,张群心领神会地走到毛主席面前说:委员长事务繁忙,等候期间,闲着也是闲着,我出个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之原因”打一个古代人名?


何应钦有备而来,抢先回答:屈原。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就投降屈服了。故日本之败,可称“屈原”。


张澜:美国的原子弹只是一方面,苏联百万红军最后一击,消灭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日本随即投降。所以,屈原之外,当有“苏武”。


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夫:中国抗战之成果,不仅是外援所致,更不止一朝一夕,蒋委员长统帅几百万的国军将士,八年浴血,困苦艰难。故日本之最终投降根本在蒋委员长抗战到底,一柱擎天,赫赫功勋。可曰“蒋干”。


毛主席:我猜出了4个答案,屈原、苏武、蒋干、共工。


毛主席继续说道: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结成同盟,这是战胜日寇的外因,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日,功莫大焉;而我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敌后抗战,同样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没;还有各民主党派、爱国团体和志士仁人,也都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前3个答案之后还应该加上这第4个“共工”。


张澜:今晚之胜者,非“共工”莫属啊!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重庆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延安各界召开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1945年9月,山东解放区召开的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上海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东北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台湾人民欢庆抗战胜利和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海外华侨欢庆抗战胜利


精神上站立才是真正的胜利!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的凯歌久久回响,战争的反思从未停止。我们胜在何处?是国力,是军力,还是外力?其实,真正的胜利是精神的站立,正如金一南在《心胜》一书中写道:“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中。”


80年前,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其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解下佩刀,无奈地在投降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即便在那一刻,冈村宁次也不愿承认大日本帝国的失败。就在之前,他还给大本营发去电报:“而今百万精锐仍在,竟向重庆的残兵败将投降,这是奇耻大辱。”他还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所有驻中国部队集结在山东半岛,建立一个独立的“占领区”。


日本人并没有在内心屈服,而一些中国人也缺乏胜利者的自信与从容。电影《重庆谈判》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国民党要员出了一个谜语——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原因,打一历史人物。何应钦先说了“屈原”,意即日本屈服于美国投下的原子弹。而张澜的答案是“苏武”,意思是胜利得益于苏联出兵东北。接着有人说是“蒋干”,意在表扬蒋介石的功劳。众人讲完之后,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出了4个答案,除了前面3个,又增加了一个“共工”,表达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功劳。谁的答案更胜一筹,谁在精神上站了起来,显而易见。


毫无疑问,心胜才是真胜。当年地质学家丁文江在抗战的黑暗时刻说过一句极具震撼力的话:“只要少数之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民族危亡关头,无数优秀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舍生取义,给昏睡百年的民族肌体注入全新的激情、全新的尊严、全新的血性,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使中华民族真正从精神上站立了起来。


当时,一位中国士兵对一个外国记者表示:“中国肯定会获胜的,肯定会。”记者问:“那时候,你准备做什么?”士兵回答:“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军队付出了伤亡380万的代价,牺牲的平民高达3000多万。但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没有吓倒中国人民,熊熊的抗日烈火化作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将中国推向一个空前觉醒、空前团结、空前顽强的崭新时期。


东北沦陷后,抗战的烽火并未熄灭,一批批抗日志士的头颅被高高悬挂在城头上。但第二天,还是会有日本士兵被神秘杀死。《泰晤士报》曾这样报道:在东北,对于关东军来说,没有一条街道是安全的。撰写文章的英国记者可能无法理解,中国人哪来的前仆后继、无畏死亡的动力与勇气?那是他们没有看到,在每一个被杀日本士兵的尸体旁,都会有一张写着4个大字的传单:还我河山。这就是中国人民不惧生死的勇气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抗战期间,有一篇名为《殉国成仁的烈士群》的文章,文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某天,他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其中一位名叫阎海文的飞行员,所驾飞机被地面高炮击中,跳伞后落入日军阵地。他接连击毙5名日本士兵后,高喊“中国没有做俘虏的空军”而自尽。日本士兵给他做了一个简单的坟墓,墓碑上写着“支那空军勇士之墓”。目睹这一切的日本大阪《每日新闻》随军记者木村毅,在发回国内的报道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已非昔日支那。


抗战全面爆发之初,时任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中日关系失败后,在给德国外交部的密电中,这样描述蒋介石拒绝日本条件的心理:“他秘密地告诉我,假如他同意要求,中国政府会被舆论浪潮冲倒,会发生革命,唯一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会在中国占优势,这就意味着日本不可能与中国议和,因为共产党是从来不投降的。”


的确,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始终没有一个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向日本人投降,也没有一支共产党的军队去当伪军。历经战火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进一步淬炼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凝聚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坚定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民族只有从精神上站起来、强起来,才永不颓谢、不可战胜。


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惊涛拍岸,风鹏正举,永葆血战到底的风骨、气节、操守和胆魄,昂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就一定能够助力“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加光辉的彼岸。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愿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历史   人名   古代   答案   原因   日本   中国   屈原   重庆   士兵   民族   委员长   关东军   精神   无条件投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