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修订发布《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10月1日起实施

7月4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修订发布新版《住宅物业服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相比于2010年版《标准》,新《标准》在优化分级模式、创新自由搭配、突出效果导向、鼓励智慧发展等方面实现综合提升。

“刚性底线”保障安全,“柔性等级”体现差异

《标准》构建了“刚性指标 + 柔性指标”的双层结构。其中,刚性指标不设等级划分,作为物业服务的“必答题”,涵盖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如消防安全、信息公示等;柔性指标则划定三个服务等级,根据服务频次等进行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明确的法定责任与协商确定的权责边界,有助于减少服务纠纷,提升透明度。

“菜单式”选择,支持打造专属服务

《标准》赋予业主灵活选择权。业主可以根据房屋状况、设施设备、绿化规模、居住人群等实际情况,以及业主的需求与偏好,对各项柔性服务等级分别选择。“菜单式”服务能够较好匹配业主需求,将有限的物业费更高效地投入到业主最关注的服务项目上。同时,提升了业主在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真正准确反映小区业主的集体意志。

突出效果导向,实现物业服务可追溯

《标准》将各项物业服务的内容、频次等进行定量描述,实现可量化考核,确保服务过程可追溯,为物业服务价格测算和质量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突出效果导向,确保业主能直观感受到服务效果。以保洁服务为例,在明确公区地面清扫清拖频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楼内地面洁净,无污渍、水渍、积尘、杂物等针对清扫清拖效果的指标要求。服务到底好不好,业主对照《标准》可一目了然,也便于业主做好日常监督。

强化风险管控,推动技术创新

《标准》首次提出风险管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要求,明确物业服务人应建立风险管控机制;要求定期对物业管理区域进行巡视巡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履行劝阻、制止、报告职责。对于突发事件,做好事前充分防范、事中迅速应急、事后总结评估,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鼓励物业服务人积极开展物业服务智能化及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及推广,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增效,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标准》不仅为物业服务人提供了规范服务的“指南”,也为政府部门强化监管提供了“标尺”,更赋予了广大业主维护自身权益的“监督卡”,进一步推动业主和物业服务人之间建立友好互信、和谐消费关系,稳步推动物业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马晓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北京   住宅   标准   业主   柔性   频次   指标   效果   北京青年报   刚性   等级   导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