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亿收入曝光!足协管不了的神秘联赛,动了谁的蛋糕?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苏超爆火到底有没有动中国足协的蛋糕? 中国足协是不是真的想收了苏超? 这条视频我给你仔细拆解清楚,让你看清楚苏超、中超、中国足协乃至整个中国体育产业之间的特殊关系, 这背后的启示,非常有意思。 我是崧楠,一个带你看清真相的商业财经博主。

苏超联赛

2012年,长江日报报道了一条非常有趣的新闻说:当时中国足协领导班子终于找到了中国足球成绩越来越差的根源,是中国足协所在的办公地东玖大厦风水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东玖大厦地处夕照寺街,被认为有日薄西山的意思,所以中国足球每况愈下。

然后这篇报道还说足协领导要找新办公地,当时网友就留言那不得去北京德胜门附近找场地啊,7年之后2019年,中国足协还真搬家了,没搬去德胜门,搬去了北京的东四环世东国际大厦,风水怎么样不知道,但是引发了舆论风波,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中国足协租用了世东国际大厦15至18层,总共约8000平方米的面积,能满足200人右同时办公的条件,人均办公面积40平米,相当奢华,更奢华的是价格:每平米租金6元/天,物业费为每平米28元/月,就算不算水电杂费,每年租金2000万元。 中国足协真能花钱啊!他哪里来的收入呢?怎么会这么有底气花钱呢?

咱们先讲清楚中国足协到底是怎么赚钱,怎么花钱的。

中国足协的收入组成总共有四个板块:

第一是商业赞助,这个占比60%,这个大家都懂,把各级比赛冠名,现场广告赞助、装备赞助啊等等, 第二个就是版权销售,这个占比大约25%,主要是中超等等比赛的的媒体转播等等版权收入,就算是央视要转播也要交钱, 第三个就赛事收入,门票、承办费都在这里大约15%。 最后一个就是很小一部分的国家体育总局拨款补贴了,还有其他一些拨款什么就暂且忽略了。

所以足协收入绝大部分是商业收入不是咱们纳税人的钱。 那这些收入有多少呢?随着国足战绩不行中超冷淡结果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20年7.3亿,21年6.3亿,22年5.8亿,关键是负债一年比一年多,2022年的数据是负债12亿。

好家伙怎么欠下这么多的?除了2000万租房之外,钱都是怎么花的呢?

国足外教 里皮

首先占比40%的大头就是国家队开支,当年一个外教里皮团队年薪1.8亿,归化球员花了8个亿,国家队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可钱花了没成绩,这就是大家最愤怒的地方吧。 之后才是青训占比大约25%,效果也不行啊,根据数据统计,国足男子青年队全年龄段,国际比赛的胜率都不到50%。 第三就是行政运营和赛事补贴了,就是给150个足协编制人员发工资,2000万租写字楼办公的成本就是这里了。

我看完这个数据啊,心里就有几个疑问了,第一足协真的要150名在编工作人员这么多吗?如果必须要,那150人真的有必要人均50平米办公吗?每年花2000万租办公楼吗?一个月租金是200万啊。 第二疑问就是国家队狂烧钱不出成绩,那能不能止损啊,比如国家队的海外集训,必须大手一挥直接包机,酒店必须五星级吗?听说国足输给日本0:7之后,在大连主场住的是1500一晚的酒店啊。在一个二线城市也算很贵了吧。 说到这里,关于中国足协怎么赚钱怎么花钱为什么欠了一屁股债务也就讲清楚了。

那这里就有人就要说了:你看中超中国足协主要靠广告收入,苏超爆火肯定抢了客户,抢了广告。所以足协看苏超不顺眼要收编要捞钱! 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直接拉一下双方的广告赞助名单对比就知道了: 看这份名单,中超和中国国家队的赞助商都是全国性的品牌,以形象展示为主要目的,但是苏超除了有更多本地品牌,还有就是更看重广告带来的流量销售效果转化,比如京东赞助宿迁队为获胜城市特产提供补贴的活动,比如美团赞助扬州队然后就推出扬州足疗免单活动。中超赞助商金融快消制造业多,苏超赞助商很多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本土上市公司。

这都说明两者的广告赞助客户有明显差别。 所以这里几乎不存在谁抢了谁客户的问题。 而苏超更大收益则是在赛场之外的文旅带动,仅仅前六轮比赛就带动了江苏的文旅收入379亿元。苏超500多个热搜,30多亿阅读量,累计观众超110万,单场最高观众超六万。而这些都是中超和中国足协根本触及不到的收入。

关于中国足协苏超的所有传言,他们的底层经济逻辑:苏超动了中国足协蛋糕,所以足协要收编他,是完全不成立的。

中国足协和苏超的事从6月一直传到了8月,一直在辟谣,但网上一直再传,8月底,足协发布《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试行)》就有谣言说中国足协要插手管理苏超,所以苏超要为此改名成“江苏皮球城市联赛”,弄得江苏省足协副主席都只能出来辟谣,改名是没有的事。

其实中国足协在民间联赛这里权利范围已经很明确了,就是管理赛风和比赛纪律,出现违规行为就惩处,至于商业运营那都不是足协管的事。 所以以后再有传言中国足协和苏超怎么滴怎么滴,那统统都是谣言。 但是这些谣言的背后什么?是大家对足协不信任啊。

为什么不信任呢? 前面也说到了,足协花钱大手大脚还不出成绩 一边是国字号球队职业球员在赛场上失误、摆烂、高射炮的画面被疯狂转发, 另一边是苏超联赛里民间球员倒钩、世界波、拼死防守、用脸接球这些在网上广泛传播,甚至网友感叹中国足球不缺人啊!对于足球人才的埋没让人愤怒!国足代表不了中国水平! 大家不信任足协能筛选培养足球人才啊。

所以网上后来就出现了一种说法,苏超球队可以战胜中超球队甚至打赢中国国家队。 有这种可能吗? 其实我觉得不太可能,职业运动员的体能储备、系统训练、战术素养肯定都会更高一筹。 著名足球人董路就曾经在直播中拍胸脯说:国足可以打苏超南京队10个球。这个观点我不做评价,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让国足、中超冠军跟苏超冠军队真刀真枪打一场比赛,一切都见分晓。

这种关公战秦琼的戏码会不会出现,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不过有些数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国家队球员全部来自于中超联赛俱乐部,中超2025年报名球员总数504人,所以基本上就是这504个人里选出23个代表国家队出战了。也就是说中超联赛的水平就是中国男足的水平。

中超联赛

那中超现在什么水平呢?我们只能从数据纬度分析,2024赛季中超联赛一共750粒进球,场均进球数为3.1粒,场均射门27.8次,其中有9.8次射正,三项数据都超过了2024赛季日本J联赛。衡量比赛球员态度和激烈程度的场均跑动距离数据增长明显,达到了222626米,人均达到了11公里,虽然不如欧洲五大联赛的12公里,但是也超过了国际足联公布的全球职业联赛10公里平均数据。 苏超联赛球员的平均跑动距离的数据我没有查到官方统计的数据,但是有说法是平均8-9公里,如果数据是真的,那这也能从激烈程度和球员体能储备上体现中超和苏超在对抗强度和竞争水平上的的差距。

所以回到前面我们说那些用比赛视频片段来比较两者水平的逻辑,客观来说,不成立。 反而能得出一个结论,中超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精彩,球员变得越来越敬业了,今年中超比赛上座率的快速提升也能证明这个趋势。

那苏超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意义是什么呢? 我觉得而是举办中国足球联赛的底层逻辑,来了一次彻底颠覆。 为什么? 就拿中超球队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四川绵阳人很难成为成都蓉城队的铁粉,一个广东深圳人也大概率不会专门跑去广州支持广州队,一个浙江宁波人几乎不会成为浙江队的球迷,因为浙江队原来叫杭州绿城。 实际上中超就是16个特大城市的球市体量较量,它并没有调动起中国14亿人参与足球运动关注足球赛事的热情,那也就不会有整体水平的提升。

但是苏超不同,截止到苏超第9轮,总观众人数已经达到131万人,场均观众24310人。第9轮场均已经达到34593人,70%的观众都是第一次购票进场观看足球比赛,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 这个场均观众数是什么水准呢?中超联赛2025赛季,目前场均观众24371人。 也就是说,苏超一个省级联赛在观众人数层面,在足球观赛普及、足球运动普及层面的贡献,甚至超过中超了。让众多三四线江苏小城的孩子、家长第一次走进了足球比赛现场,看到了这项运动的魅力,甚至下决心让孩子参与这项运动。

苏超做到的这个数字价值和意义有多大呢? 中超浙江队的总经理焦凤波前几天接受媒体采访说了这么一段话:“我觉得我们职业联赛要感谢村超和苏超。足球的氛围是需要大家一起烘托的,村超和苏超的氛围好了,会吸引更多球迷到现场看球,让更多人来关注足球,那么也会有更多人来关注职业联赛,关注国字号球队。

而在一个家庭里,小孩子会不会选择走踢球这条路,妈妈的意见非常重要。如果妈妈从来不看球,那她可能就不会同意送孩子去踢球。像苏超这样的比赛,一开始妈妈们可能就是来凑热闹的,但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足球,接下来就会愿意送孩子去踢球了。” 你别说这个逻辑还真有道理,甚至都有学术研究支撑!

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在2021年发表了一篇《中国足球与“规模诅咒”》的文章,里面提到的非常重要的逻辑: 因为季节、时间、球员体力等等因素,中超联赛一年时间能够举行的比赛轮次上限就是30轮,所以只有16支球队,每轮8场比赛,而每个球队就几十名球员,所以中国顶级职业球员的工作岗位非常稀缺,只有500人左右,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足球顶尖岗位稀缺问题,因为岗位稀缺,所以家长妈妈们在让孩子走上职业球员这条路其实风险非常大,孩子成功概率就变得极低,在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中,考大学弄一个温饱工作的概率也远远高于成为职业球员,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就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踢球了。

又因为没有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踢球于是足球运动的全社会参与率就变得更低了,就进入了一个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中国足球的规模诅咒,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并不是缺乏人才,而是巨大的人口规模反而降低了职业足球的参与率,所以顶级联赛球队数量不足,这就造成了未来的足球人才荒,也造成了很多基层足球人才没有更多机会选拔,没有更多成长时间而被埋没。

所以应该怎么做呢? 也简单,就是开办更多区域顶级联赛,创办更多职业半职业足球俱乐部,创造更多足球人才的高薪岗位需求。 那具体要办多少联赛?开多少俱乐部?给多少岗位呢? 说一个奇特现象: 全世界很多足球强国有著名足球联赛的,对应的人口大都在5千万到1亿之间。 德甲18支球队德国人口8229万;英超20支球队英国人口6657万;西甲20支球队,西班牙人口只有4639万。日本J联赛18支球队,人口1亿2000万;韩国K联赛16只球队,人口5200万,这些足球强国每200万人-600万人拥有一支顶级足球联赛球队,而这个数字在中国目前是8750万人/一支球队。

那我们按照这个数字计算, 中国至少应该有14个苏超这样的区域顶级联赛,230家顶级联赛俱乐部球队,提供顶级联赛球员岗位7000个左右。如果能够实现,到时候中国国家队就拥有了7000人的顶尖球员人才库。当有国足选人会更宽裕,也会有更多孩子能够通过踢球拿到高薪,到那时,我想任何一个孩子的家长都不会拒绝让有天赋的孩子参与这项运动。

就在前几天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里面讲的非常明确:鼓励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支持新兴体育项目赛事活动健康规范开展。 这就是对苏超办赛逻辑的极大认可,是对体育回归大众,回归社会,回归带动消费和全民健康的支持。 除了苏超,现在已经有广东省超、内蒙古蒙超、江西赣超、武汉汉超开赛了,而四川川超、湖南湘超、重庆渝超正在筹备,苏超点燃全中国各地办赛的热情,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办赛逻辑将会发生深刻转变。

最后我想总结下苏超的三大贡献,不仅仅是网络段子, 第一是让跟更多人更多妈妈接触足球这项运动,这是放大流量,隐形培养人才;第二就是激发起了全国各个省份的办赛热情,这是增加联赛,扩大人才需求;第三就是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体育建设如何更好与市场接轨,这是打破桎梏,重塑底层逻辑, 我想要解决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答案并不在中超和中国足协,而是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和130万亿GDP的巨大经济体量中去求解,去找到适合中国本土国情,又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一条中国特色的足球发展道路。

至于足协嘛,少参合少管,把商业化还给市场,把足球还给百姓。 我们依然对中国足球充满希望与热爱,你说呢? 我是崧楠,关注我,为苏超点赞!

参考文献:

曝足协怪风水不好欲换办公楼 网友:搬到德胜门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2012-11-14

国足惨败日本后住2500元豪华酒店?大连富力希尔顿酒店回应!足协4年负债狂增7.3亿,2022年赤字达8000万元 金融界 2024-09-10

牵涉41家俱乐部,金敬道等44人被终身禁足!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如何?足协4年负债狂增7.3亿,赤字达8000万元 金融界2024-09-10

2024年中国足球协会数字年报发布 2025-02-1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中国政府网 2025-9-4

中足联:中超新赛季上座人数提升两成多,场均24371人 新京报2025-05-29

足球报:中超球市回暖但屈居亚洲第二 2011年来首次被J1联赛超越 直播吧2024-12-16

足球报:总局、足协厘清职责界限,国家队管理模式实现结构性重塑 雷速体育 2025-01-09

负债12亿元!中国足协的钱都花哪去了?羊城派客户端2023-10-22

中国足球与“规模诅咒”:中国足球的问题恰恰出在巨大的人口规模上! 赵燕菁 | 2022-1-18

中国足协新年低调搬家,新址可容纳200人办公年租金超千万 红星新闻2019-02-14

浙江队总经理焦凤波:提升造血功能,促进健康生态 足球报2025-09-0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体育   足协   联赛   蛋糕   收入   神秘   中国   球员   足球   球队   中国足球   更多   德胜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