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5500米烟火秀引争议,生态脆弱区容不得“艺术任性”

2025年9月19日,户外名品始祖鸟携手艺术家蔡国强,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县海拔5500米处,呈献一场名为《升龙》的艺术烟火秀,为天地间添一抹绚烂奇景。

从照片中可见,烟火自山脚绵延至山顶,足有3000米之长,它离地面极近,并非璀璨绚烂之景,更多的是一团团弥漫的烟雾,给人别样观感。

视频一传到网上,没等来夸奖,全是质疑声,现在原视频已经被下架了。

说实话,我点开视频第一眼就觉得,这事儿干得既没必要又糊涂,跟在炸药库里抽烟没啥两样。

一、3000米烟火秀引争议,艺术不能没了边界

这场烟火秀为啥挨骂?咱先把事儿拆明白。

主办方说是艺术创作,但这“艺术”选的地方太特殊了,青藏高原不是城市广场,不是随便搭个舞台就能搞活动的地儿。

网友吐槽的点很实在,这么大场面的烟火秀,放完了留下的东西、产生的烟雾,对高原能没啥影响吗?

本来想夸两句艺术创新,但后来发现这事儿压根经不起细琢磨,艺术家说烟火长3000米,听着挺震撼,可这震撼是用高原环境换的。

原视频下架前,评论区全是“脑子进水了”“不懂保护”的声音,说白了,大家不是反对艺术,是反对把艺术建立在可能损害脆弱生态的基础上。

毕竟,没人会觉得在文物上画画叫艺术,同理,在生态敏感区搞大型烟火秀,也实在称不上“合理创作”。

二、高原生态像“三人小团队”,禁不起折腾

为啥青藏高原连场烟火秀都禁不起?这得说说高原生态的“体质”,所有生态系统都有自我修复能力,但这能力有强有弱。

修复能力靠啥?靠食物链、食物网,还有水循环这些物质循环。

物种越多、数量越足,生态系统就越“扛造”,少一两个物种还能靠其他物种补回来。

可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就像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团队,一个人离职,整个团队就得瘫痪。

这里的物种又少又单一,物质循环也简单,稍微有点扰动就容易乱套。

举个例子,青藏铁路修的时候,碰到湿地要么架桥要么改道,就算必须开挖,事后也得专门移植草皮。

铁路是啥?是保障民生、连接地区的必要工程,就算这样还得小心翼翼。

烟火秀呢?既不能让牧民出行更方便,也不能给当地带来啥实际好处,纯属“可有可无”的事儿。

老实讲,在高原搞非必要的大型活动,就像给体弱的人乱开药,可能有人觉得,一场烟火秀而已,能有多大事?

但别忘了,高原上的草皮,踩坏了可能几十年长不回来,小动物受惊跑了,可能就找不到原来的栖息地。

这些看似“小事”,凑到一起就可能打破生态平衡,咱总不能因为“看着好看”,就忽略了背后的风险吧?

三、主办方的“环保说辞”,漏洞有点多

面对外界质疑,主办方迅即回应,宣称烟花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与国际环保标准高度契合,更独具匠心地拟定“预防—监测—恢复”全链条环保方案,尽显环保用心。

听起来挺周全,但仔细一扒,这些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先说“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降解不代表“立马消失”,降解需要温度、微生物,青藏高原又冷又干燥,微生物少得可怜。

就拿常见的聚乳酸材料来说,在平原可能几年降解完,在高原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分解。

欧盟现在都禁止在敏感区域用这东西,因为降解慢,中间还可能产生其他影响。

主办方说“符合国际标准”,但没说这标准是在平原还是高原测的,这就有点“避重就轻”了。

再说说“全链条方案”,燃放前转移牲畜、引导小动物,燃放后清理残留物、修复植被。

搞不清的是,鼠兔这些小动物,被盐砖引走了还能找回来吗?高原草甸的植被,人工修复的成活率本来就低,所谓“修复”怕是很难真的恢复原样。

很显然,这就像先捅了人一刀,再来说“我已经尽量轻了,还帮你缝了伤口”。

最有效的保护,从来都是“不捅这一刀”,而不是事后补救。

更让人费解的是审批环节,这么大的活动,得经过好几个部门批准吧?负责高原管理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这里的生态有多脆弱。

所有审批环节都“放行”,这可不是“没常识”能解释的,这事儿不光主办方有问题,审批流程也得好好查查。

归根结底,青藏高原绝非“艺术秀场”,更非“商业噱头的试验田”。生态保护绝非空言,需切实落实于“不为不必要之事”的行动之中。

艺术也好,商业宣传也罢,都得有个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不能损害脆弱的自然生态。

希望这次事件能给所有人提个醒,对青藏高原,咱们得存着敬畏心,别等破坏了才想起补救,到时候可就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旅游   青藏高原   烟火   任性   脆弱   生态   艺术   高原   物种   边界   生态系统   草皮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