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鸟烟花秀挨骂,搞“冒犯”营销,何时成了主流?

最近看品牌营销那点事儿,发现不少大牌都迷上了“冒犯性的视觉奇观”。

就说始祖鸟,联合办的那个《升龙》烟花秀,选在喜马拉雅山脉,不光跟自己品牌理念拧着来,还破坏自然生态,一下就被骂上热搜了。

这事儿看着挺荒唐,但其实是大牌们的老套路,造个有争议的大场面,让产品别光讲实用,跟“不日常”的价值绑一块儿,最后好卖贵点。

营销手段

这种营销一般有两条路数,先说第一条,就是改城市里的地方,占着不放,2004年的时候,Nike就在泰国曼谷街头搞过“巨型足球砸坏汽车、建筑”的场面;今年8月,又在韩国首尔街头弄了个更大的“足球坠毁灾难现场”,用特扎眼的视觉效果往城市里扎,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顶级奢侈品LV也特会这招,2023年,LV和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合作时,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旗舰店外墙弄了个巨型草间人像装置;这几年,还好几次把巴黎、纽约的旗舰店改成巨型LV旅行箱。

今年更把这一套搬到上海静安兴业太古汇前面,弄了个长114.5米、高30米的LV巨轮,成了社交平台必打卡的地方。

另一条路数,就是改自然景观,一边说敬畏自然,一边又透着征服的意思,用这个讲品牌故事。

户外品牌猛犸象就组织过登山者,用无污染的头灯把阿尔卑斯山脉点亮;时尚品牌圣罗兰更直接,把秀场搬到摩洛哥阿格菲沙漠,在沙漠里搭了个环形的发光绿洲,把自然景观看成自己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始祖鸟那个《升龙》烟花秀,就是改自然景观里更猛的一种,所以挨的骂也比预想的多,但按营销的逻辑说,挨骂既是副作用,其实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类似的事儿不少,LV和草间弥生合作的巨型人像刚亮相时,评价特分裂,有人说艺术,有人说“阴间”,巨物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的人都躲着走。

可就是这争议,让这场景在全世界传得飞快,社交平台上转来转去,还有人二次创作,反而显得品牌能拿捏流行文化。

就算是看着“没坏处”的LV巨型旅行箱,以前也被骂过,2020年巴黎市政选举的时候,有个生态学家候选人就说,公共空间是大家的宝贝,不能被少数跨国公司霸占。反对的人觉得,LVMH集团是想把自己的名气和巴黎绑在一起,而市政府为了巴结奢侈品巨头,把文化遗产和城市自己的主动权都丢了,但在喜欢LV的人眼里,能一次次用巴黎的资源,正好说明LV在奢侈品里的地位高。

其实这种营销,根本不是为了让所有人喜欢。就是要打破大家的共识,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样品牌才能跳出日常,显得稀有、值钱,然后挑出那些认可这种价值的核心客户。

对始祖鸟来说,买它的核心客户不是图冲锋衣防水、透气这些实用功能,而是把它当身份象征,花几千甚至上万元买件始祖鸟,说明能买得起贵东西,或者向往“征服自然”的生活。

“鸟人”标签

现在社交平台上,“鸟人”都成了一种身份标签了,有人分享“买鸟经验”,有人在雪山、悬崖上晒穿搭,就算在城里,也特意穿始祖鸟拍照片,还标上品牌名。始祖鸟的管理层也说过,消费者买的不是东西本身,是故事,是精神寄托。

所以品牌就往“户外奢侈品”上靠,在上海恒隆、北京SKP这些高端商场开店,用一对一的导购,还和Jil Sander搞联名,在云南香格里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办活动,一步步把定位抬得更高。

它的母公司亚玛芬集团还计划少做线上和奥特莱斯的生意,把资源集中在全价渠道,就是为了显得更稀有,能卖更贵,但户外品牌想做成奢侈品,这条路还没走通呢。

跟LV那些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品牌不一样,始祖鸟得靠一堆文化故事撑着卖高价,这就更容易跟大家的共识起冲突。

这次烟花秀引发的环保骂声,就是个例子。 有意思的是,骂得凶归骂,真买的人好像没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时尚   始祖鸟   烟花   主流   品牌   巴黎   奢侈品   喜马拉雅   自然景观   山脉   社交   路数   阿尔卑斯山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