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出租屋的百叶窗时,我总错觉能闻到老屋灶台飘来的柴火味。母亲用铁锅贴玉米饼的焦香,父亲修剪葡萄枝时沾满泥土的胶鞋气息,这些记忆像陈年的老酒,在异乡的清晨愈发浓烈。可伸手只触到冰凉的铝合金窗框,手机里母亲发来的语音条带着电流杂音:你爸今早又去村口张望了,说邮递员该到了。这句话让我在早高峰地铁上突然眼眶发热——我们总以为孝顺是未来的计划,却忘了父母衰老的速度快过我们攒够房款的速度。
故乡的屋檐下,父亲仍用他皴裂的手掌摩挲着全家福相框。相片里大学毕业的我站在他身后,他挺直的腰杆如今已微微佝偻,像被岁月压弯的稻穗。母亲总把冰箱塞满腊肠和腌菜,那是她对抗思念的方式,仿佛食物能穿越三千公里填补女儿缺席的餐桌。他们学会用视频通话时,父亲会突然凑近镜头看我的黑眼圈,母亲则总在挂断后反复回放最后几秒我的笑脸。这些琐碎的日常,在时空的放大镜下都变成扎心的倒刺——我们在这头追逐着所谓更好的生活,他们在那头默默吞咽着更长的寂寞。
> > >月台< < <
行李箱轮子碾过月台的声音,总让我想起父亲送别时沉默的点头。那年他帮我扛着编织袋穿过检票口,军绿色挎包带勒进他肩膀的旧伤里,我回头看见他偷偷用袖口抹眼睛——这个扛过枪的退伍军人,此刻像片被风卷起的枯叶。母亲往我包里塞的鸡蛋全碎了,黏糊糊的蛋黄染黄了她手织的毛衣,我闻着那缕樟脑丸的味道突然崩溃,却听见广播催促乘客上车。后来的每个春节,电话那头总说别折腾了,但我知道他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晒被子,腌好的腊肉在阳台上排成等待检阅的士兵。
去年父亲住院时,视频里他坚持要坐起来给我看新装的假牙,母亲却突然闯入镜头:你爸非说城里医生技术好,其实他疼得整宿睡不着。这句话像钝刀割开我的伪装,我在地铁卫生间哭到口罩湿透。
他们永远在表演坚强,就像我永远在表演从容——视频里精心调整的灯光,刻意展示的加班餐,都是我们共同编织的善意谎言。
> > >伤疤< < <
有次母亲炫耀她种的西红柿,镜头突然晃过父亲贴着膏药的腰,我数着他白发比去年又多了一簇,却只能笑着夸她养花技术好。这种时候,孝顺就变成一种残忍的默契,我们都在假装看不见彼此眼里的血丝。
来源:散文精选大全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辑:李玉红
审校:薛慧
责任编辑:李禄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