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国饭,砸中国碗?黑人球员公然辱华,签约不到48小时就被封杀

|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 | 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个月工资7万块的所谓“归化球员”,刚签约不到两天,就在国际比赛现场冲着中国球迷破口大骂,还比了个割喉手势。

更离谱的是,他骂人的时候,合同还热着,连训练都还没报到。48小时不到,苏州东吴火速宣布解约。中国足协追加禁赛一年,德国老东家直接表态“永不录用”,这才算让人出了口气。

但细想来,一个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混日子的球员,怎么就能拿到中甲顶薪?签约前的背景调查到底做没做?是谁在给这种人机会?这背后的“归化生意”,才是真正的雷。

签约后当众辱华,两天内被全行业拉黑

2025年7月14日,苏州东吴官宣签下中国香港球员米高,合同签到了2026年底,月薪1万美元,差不多是中甲顶薪。

他是自由身,俱乐部几乎零转会费拿下,宣传口号也很响亮,说他是“归化典范”“融合象征”

但才一天,米高就开始“表演”。7月15日,中国男足在东亚杯中1:0战胜中国香港。

比赛结束后,米高拿着扩音器走到球迷看台,先是用粤语感谢香港球迷,然后一转身,冲着中国球迷看台喊:“Next time we will beat these bastards!”说完还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全场傻眼。香港球迷欢呼,他自己在笑,中国球迷愣住了。

15秒视频在网上疯传,#米高辱华#的话题三天破亿阅读,热搜榜直接冲顶。大家才发现,这人根本不是头一回翻车。

早在2023年,他就在社交平台发过“大陆球迷不懂球”“香港才是亚洲之光”这种话。

他代表香港队出战时,奏国歌从不抬头,低头系鞋带是常态。这些黑点俱乐部都没查,或者压根就没在意。

第二天,米高发私信“解释”,说自己在德国长大,表达方式比较“直白”,不是真心的。结果没人买账。

7月17日,他又录了个视频公开道歉,说愿意捐出未来一年薪水的20%-25%做足球公益。问题是,合同都还没生效,你拿什么捐?这是道歉,还是表演?

紧接着,苏州东吴正式解约,俱乐部说得很清楚:根据合同第12.3条,“损害俱乐部及国家形象”,解约合法无风险。

中国足协追加禁赛一年,德国老东家曼海姆直接发声明:“此人永不录用。”

这人不仅踢得一般,职业态度也拉胯,还敢公然挑衅中国球迷。封杀他,不仅是必要,更是必须。

“归化”的壳子,掩不住“吃饭砸锅”的骨子

说到底,米高就是靠着一张香港特区护照和“归化球员”的身份,混进来赚快钱的。

他在德国第五级别联赛踢球,月薪才三四百欧元,数据平平,20场只进了4球。放在中乙都算不上主力。

但就因为他有特区护照,能以内援身份出战,俱乐部觉得“捡到了宝”。结果这宝,拿着中国人的钱,转身就骂中国人。

更讽刺的是,苏州东吴本来想靠他搞商业开发。内部预估,米高加盟后有望带来700-800万的广告和门票收入,还能蹭一波“融合”“归化”的舆论红利

但现在好了,合同不到两天,俱乐部社交账号被5万条留言攻陷,球迷抵制,潜在赞助商直接撤离。

反过来算,俱乐部只花了1.7万块就把他解约了,要是合同正式生效,赔偿金额会是21万。

这事也不是完全没预警。签约前,米高就因为奏国歌时不行注目礼、社交发言问题被质疑。

俱乐部要么没看到,要么压根不重视。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归化球员”,只要能用内援身份上场,其他都不重要。但现实狠狠打脸了。

这场风波之后,球迷自发建立“辱华球员数据库”,公开收集所有归化球员的社交记录、赛场表现、负面言论。霍启刚的微博评论区更是直接爆了,十几万条留言要求彻查。

而这件事也把一条灰色产业链彻底曝光了:一些境外中介专门包装亚非混血球员,伪造履历、操控数据。

甚至帮他们申请某些护照,然后把他们高价卖给缺乏背调机制的国内俱乐部。俱乐部重球技轻背景,成了这些人的提款机。

米高不过是这条链子里的一块砖,但这一块已经砸出了一个大窟窿。

制度大反转,中国足球终于动手术了

这次事件的最大价值,是让相关部门和俱乐部都警觉了。

7月18日,中国足协出台新规:今后所有归化球员,必须参加“文化认同测试”和“国家历史笔试”,并签署《道德承诺书》,一旦违反,禁赛1到3年。

同时,俱乐部合同模板全线更新,新增“辱华解约+三倍违约金”条款,不再手软。以前只有两成合同有这个条款,现在变成了标配。

这动作快、狠、准,说明中国足球终于意识到:再不整顿,归化就真的变成了“割韭菜”的工具。

其实中国球迷从来不排外。艾克森、蒋光太、李可,这些球员早就是中国球迷心中的“自己人”。他们不光踢得拼,场上唱国歌、行注目礼、为国出战,从来没断过。

米高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归化球员不止要会踢球,更要懂底线。这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给你机会的地方。

中国人讲规矩,也讲尊重。你拿着中国护照、挣着中国工资、站在中国球迷面前,最基本的,是别拿扩音器辱骂我们。

这回,俱乐部、球迷、足协三方联手,干脆利落地把米高处理掉,不光救了一个俱乐部,更是扭转了整个行业的风气。

参考资料:

“损害俱乐部及国家形象”,中国香港前锋米高被中甲球队解约,此前曾辱骂中国球迷——2025-07-18 11:01·四川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体育   中国   球员   黑人   俱乐部   球迷   东吴   香港   合同   苏州   足协   护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