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挥刀的,终将要被自己反噬。7月1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有意选在汉密尔顿钢厂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25%关税,向美国乞求在对等关税上“网开一面”,台词依然是老套的“保护主义”,结果同一天,中国也不惯着,反手直击加拿大命门。
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之际,中方与澳大利亚达成协议,澳方将向中国运送五批总量达到15万-25万吨的油菜籽。这意味着,中澳关系将回暖,中加关系或要降温。
卡尼的刀,为何砍向自己?原因很直接,美国宣布对钢铝产品加征50%的关税,而加拿大和墨西哥首当其冲,加拿大钢铁工人联合会总监马蒂·沃伦称,这项政策会让加拿大数以千计的钢铁工业丢掉饭碗。
然而就连韩国和印度都没有投降,加拿大首先就跪了。卡尼的算盘,无非是担心中国把钢材向加拿大倾销,于是拿中国当靶子,以此为投名状,企图给自己找个台阶。
事实上,加拿大阿尔德隆、艾芬豪矿业这些企业与中国合作多年,但由于钢价上涨,利润空间受限,不断有工厂转向美国和墨西哥采购原材料,而加拿大钢铁工业协会还在大言不惭地“保护本土产业”,却让自家的钢材产业成了政策牺牲品。这下好了,卡尼想保就业,结果订单先跑了。
更致命的是,卡尼还试图将矛盾转嫁中国身上。他原本打算通过G7峰会拉“反华产能小群”,没想到德国、法国、英国和日本与他不是一条心,四国以“影响现有贸易”为由婉拒。盟友的冷眼旁观,让卡尼的表演沦为一场“独角戏”。
现在,加拿大不仅未能“围堵”中国,反而痛失最大客户。加拿大油菜籽长期占据中国60%市场份额,而中国是世界又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现在转向澳大利亚,其油菜籽地位岌岌可危,也暴露了自身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尤其是在加拿大农业面临“粮荒危机”之时。
据加拿大农业气候监测显示,加拿大草原省份严重干旱,沙省西南部已连续第九年遭遇干旱,沙省大棍子镇和邻近城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农民生计面临严重考验。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伊与卑诗省省长尹大卫警告渥太华,不应拿油菜籽产业迎合美国关税政策。
对于加拿大来说,钢铁产业依赖美国,农业却依赖中国,如今油菜籽订单的流失,钢铁产业受美国关税打压,可谓“双重断腿”,动摇加拿大资源型经济的根基。
而中国之所以对加拿大的措施迅速作出回应,原因有两个。
1、2018年孟晚舟案,加拿大为讨好美国政府,逮捕了孟晚舟,并以“司法独立”为由,拒绝与中方交涉,导致孟晚舟被非法拘押长达1000多天。孟晚舟案后,中国就暂停了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尽管加拿大试图通过“中国旅游热”缓解经济压力,但加拿大始终未能积极改善与中方的关系,即便是特鲁多已经下台,轮到卡尼上位,但加拿大依然小动作不断。
2、2024年,加拿大政府效仿美国,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更让两国关系雪上加霜。搞笑的是,加拿大表现得还很无奈。前驻华大使盖伊·圣雅克称,加拿大75%以上的出口都销往美国,“不得不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
现在中方以雷霆之势,闪电反制加方,既是对等回应,也是对加拿大双标“保护主义”的警示,让加拿大自己选择。而中国有这样的底气。
底气何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是“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策略,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单就油菜籽而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是中国的合国伙伴,如今再加上澳大利亚,面对任何单边制裁时,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另外,中国食用油消费中,菜籽油占比约20%,而大豆油、花生油等也是替代品,且国内油菜籽产量逐年提升。也就是说,中国的食用油消费产业链完全充足。反观加拿大,失去中国市场支持,短期内将难以找到同等规模的替代买家。
更重要的是,中方并未主动升级贸易战,也从未针对任何一方,相较之下,加拿大仍在“资源依赖”与“盟友捆绑”的困境中挣扎,对华政策也充满矛盾,既想在对美关系中生存,却又缺乏外交支撑,难以摆脱依附美国的惯性,在全球地缘博弈中显得无比尴尬。
加拿大挥向中国的“刀”,最终割伤了自己,是否能“痛醒”,还得看总理卡尼的“外交价值观”,从长远看,其资源型经济结构想要突破重围,放弃摇摆,重新审视全球供应链贸易关系,才能摆脱困境。而对于中国来说,加拿大是否对中国钢铁加税,都不影响大局,连特朗普在这方面都无计可施,更何况卡尼。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