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官员将于当天抵达华盛顿,与美方代表闭门商讨一项制裁计划: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实施“二级制裁”。这是欧盟头一次认真考虑制裁中国,就因为中国继续买俄罗斯能源。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此前一直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特朗普政府,却不敢对中国动手,反而是欧盟冲在前面充当马前卒。
据悉,此次欧盟委员会正在准备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主要针对俄罗斯约6家银行和能源公司,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仅制裁俄罗斯,还计划将制裁扩展到第三国。所谓“二级制裁”,是针对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第三国(如中国、印度)实施的惩罚性措施。欧盟考虑的措施可能包括: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某些商品(如高端技术或原材料),以及禁止欧盟银行处理涉及俄能源的中俄交易。这种制裁手段本质上就是欧盟想把手伸到国外,逼着其他国家听欧盟的,按欧盟的规矩办事。而这次二级制裁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是美国一直在背后施压的结果。
欧盟为何突然要制裁中国?
最近国际舆论炸开了锅,欧盟官员突然火急火燎地跑到华盛顿,跟美国关起门来商量怎么制裁中国。英国《金融时报》9月8日的报道像一颗炸弹,说欧盟这次是真的动真格了,要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实施“二级制裁”。这可是欧盟头一回认真考虑直接制裁中国,连特朗普政府当年喊得震天响却没敢动手的事,欧盟却冲在前面当起了“马前卒”。
其实这事背后有三个关键原因。第一,美国在背后拼命施压。特朗普政府最近加大了对欧盟的压力,要求他们配合美国对俄罗斯能源实施“次级制裁”,甚至威胁说不配合就不跟欧盟深化对俄联合制裁。美国能源部长赖特9月8日还公开放话,要是欧盟想让美国继续对俄施压,就得彻底切断俄罗斯能源进口。这种赤裸裸的威胁让欧盟不少国家软了骨头,毕竟在安全和经济上,欧盟长期得靠美国撑腰。
第二,欧盟内部有股亲美势力在兴风作浪。像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国家,总喜欢拿“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做文章,炒作对华强硬议题来彰显自己的“政治正确”。他们明知欧盟自己还在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却选择性忽略这一点,故意把水搅浑。比如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这四个国家,去年进口了1677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总量的97%,可这些政客就是装看不见,一门心思要搞政治表演。
第三,可能是对中国近期反制的报复。就在欧盟讨论制裁前不久,中国商务部裁定欧盟猪肉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这可击中了欧盟农业出口的痛点,德国、西班牙每年从对华猪肉出口里赚不少钱。被中国惩戒后,欧盟部分势力不想着改自己的问题,反而把火撒到“中国买俄油”上,想借制裁给中国“警告”,逼中国在猪肉问题上让步。
欧盟的二级制裁到底是啥?
这次欧盟准备的“二级制裁”,说白了就是把黑手伸到国外,逼着其他国家听欧盟的话。具体措施可能包括两方面:一是限制欧盟企业向中国出口高端技术或原材料,比如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这些;二是禁止欧盟银行处理涉及俄罗斯能源的中俄交易,切断中俄能源贸易的资金通道。这种制裁手段本质上就是欧盟想当“世界警察”,用自己的规矩来管别人的事。
但这里面有个天大的讽刺。欧盟自己还在大量购买俄罗斯能源,却要制裁中国。就说法国,凭借其港口优势,已经成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的主要入口。比利时、西班牙、荷兰这些国家也没闲着,都在偷偷买俄气。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行径,连国际舆论都看不下去。更可笑的是,欧盟内部对制裁中国根本没达成共识。匈牙利早就明确反对对华强硬,2024年欧盟第13轮对俄制裁时,匈牙利直接动用否决权,导致制裁最后只针对3家小型中企。这次要让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简直比登天还难。
从国际法角度看,欧盟的二级制裁完全站不住脚。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正常的国际贸易,符合国际法,又不针对第三方。欧盟凭什么横插一杠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明确表态,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非法单边制裁。要是欧盟真敢乱来,中国肯定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欧盟此举背后有何深层动机?
欧盟这次突然跳出来制裁中国,背后藏着三重说不出口的心思。第一重,部分欧盟政客想捞政治资本。在欧盟内部,“对华强硬”成了某些政客的政治正确,他们炒作制裁议题,就是为了迎合国内部分选民情绪,给自己捞取选票。就像2024年欧盟第13轮对俄制裁时,明明匈牙利反对,他们还是硬着头皮上,结果闹得灰头土脸。这次讨论二级制裁,说白了还是换了个剧本的政治秀。
第二重,欧盟想在国际事务中刷存在感。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欧盟的态度忽冷忽热,让欧盟觉得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下降了。这次主动跳出来制裁中国,就是想向美国表忠心,证明自己还是美国的“好盟友”。同时,欧盟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在能源政策上显示自己的“领导力”,尽管这种领导力建立在损害自身利益的基础上。
第三重,欧盟可能想借此转移国内矛盾。这些年欧盟经济不景气,能源危机、通胀高企让老百姓怨声载道。部分政客想把国内矛盾转嫁到中国身上,把中国塑造成“敌人”,用外部压力来掩盖内部治理的失败。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最终只会让欧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欧盟真有底气对中国动手吗?
欧盟这次喊着要制裁中国,其实是色厉内荏。先不说别的,单看中欧贸易数据就清楚了。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7858亿欧元,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汽车、法国空客、意大利奢侈品,要是没了中国市场,这些行业得垮掉一大半。德国汽车每年在华销售额超500亿欧元,要是中国对欧盟汽车反制,德国车企利润可能直接腰斩。
再说能源合作,中国和俄罗斯早就形成稳定格局了。2025年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协议已经落地,俄罗斯对华供气要增加30%。就算欧盟真搞制裁,能切断中俄能源合作吗?根本不可能。反而中国要是减少和欧盟的能源技术合作,或者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跟欧盟抢资源,进一步推高欧盟的能源成本,那欧盟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2022到2024年,欧盟因为买高价能源已经多花了1850亿欧元,再来这么一出,欧盟经济非得崩盘不可。
更关键的是,欧盟内部根本就不团结。匈牙利、德国这些国家明确反对对华制裁,法国、比利时这些还在买俄油的国家也不可能真心支持。欧盟制裁有个绕不开的规矩——必须27国一致同意。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制裁就搞不成。2024年匈牙利否决对俄制裁就是例子,这次也不例外。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