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东方树叶,跨越千年商途;一条万里茶道,串联亚欧文明。”7月26日下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上,以“茶文化赋能草原文旅融合”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作为“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的收官活动隆重举行。来自湖南、北京及内蒙古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与企业负责人,循着三百年前的茶叶贸易轨迹展开深度对话。
△“茶文化赋能草原文旅融合”圆桌对话
茶源寻根:从炎帝到草原的文明血脉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茶圣陆羽在其著述的茶学专著《茶经》指出了中华茶文化之源。
会上,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沈红星以《茶经》为引,溯源中华茶文化:“炎帝尝百草发现茶,从药用到民饮,奠定了茶文明的基因。”她指出,万里茶道上茶人的开拓精神,正是炎帝“敢为人先”的千年回响。
△西乌旗与安化的文旅协作签约
俗话说,“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
船山学社副社长、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湘商文化首席专家黄守愚表示:“《蒙古秘史》中‘盏讨兀’茶器印证成吉思汗时代已饮茶,茶叶解腻提神的双重价值,使其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存刚需’。”清代乾隆御诗“翠椀均颁乳酪茶”,更见证奶茶融入宫廷礼制。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日落 摄影/宋小平
西乌珠穆沁旗作为深受万里茶路辐射影响的重要区域,承载着草原茶文化的深厚记忆。“西乌旗距张家口约500公里、多伦诺尔350多公里、锡林浩特约150公里,恰处三大节点的几何中心。”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孙树恒表示,这里不仅是商队休整的“隐形驿站”,更因旅蒙商帮形成次级集散网络,成为农耕与游牧文明通过茶贸易实现深度对话的见证。
唤醒茶魂:从历史记忆到产业蓝图
如何让这些沉睡在西乌旗土地上的茶路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记住,如何唤醒深植于此的草原茶魂。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原社长、总编辑,天津站原站长、清华校友读书总会会长董山峰表示,要讲好茶的故事,必定要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把本土的茶故事和它所处的中国环境、中国文化、中国特色连起来,才能讲好中国茶路故事。唯有扎根于中国这片深厚的文化土壤,让茶的清醇与华夏文明的底蕴相交融,才能让中国茶路故事在时光流转中愈发醇厚动人;只有将茶的传承脉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让一片叶子承载的东方智慧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中国茶路故事才能真正焕发出跨越山海的魅力。
△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赠送《中华茶祖炎帝绣像》
“从安化到西乌珠穆沁,一片茶叶的旅程,既是文化的回归,也是市场的探索。”在“唤醒草原茶魂”与“未来落地路径”讨论环节孙树恒表示,打造集“片叶度关山”品牌、“万里茶路中国行”活动、“万里茶路文旅协作体”机制三位一体,是茶文化赋能草原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同时,要构建“政府+企业+媒体+学术”的四维支撑网络;“万里茶路文旅协作体”,“学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的闭环;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格局;从“地方特色”到“全球表达”的转换机制以及万里茶道开发的制度体系。
△安化文旅资源推介
“用茶做纽带,但不止于茶。”深耕文旅市场多年的湖南嘉德丰会展有限公司、浏阳市九洲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表示:西乌旗可以从研学、自驾、康养三个方面来进行线路的设计与市场推广,比如打造“草原茶路+湖湘茶源”的亲子研学产品;湖南的“书院文化”与西乌旗的“马背文化”形成主题联动,例如“岳麓书院读历史+草原骑马悟自由”。自驾游是现在以及未来旅游的趋势,针对西乌旗的区位与景点特色,设计出落地自驾或者散拼、定制自驾旅游线路。培养一批司兼导的人员出来,整合好当地优质的吃住行游购娱的产品。此外,针对两地银发人群,打造一条“西乌旗草原避暑专线”与“湖南温泉专线”。
茶旅新章:从民俗符号到产业引擎
圆桌对话后,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孙树恒宣读《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贺信》及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名誉会长、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邓九刚《贺信》,传递出万里茶道协作体对西乌旗的期许与支持。
茶路连接南北,情谊跨越山海。会上,湖南安化赠送的千两茶、百两茶,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赠送《中华茶祖炎帝绣像》,玖恪品牌设计赠送湖南地图文创,象征南北文化因茶结缘,情谊深厚。西乌旗与安化的文旅协作签约,更标志着两地从文化共鸣走向实质合作。未来,两地将通过线路互联,整合两地特色旅游资源,打造跨区域的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互推,借助各自的市场渠道,推广对方的文旅产品;品牌共建,共同塑造万里茶道文旅品牌,让草原风情与茶乡韵味在万里茶道上交相辉映,携手传承茶路文化,共促文旅发展。
△湖南安化赠送千两茶
“万里茶路中国行在西乌旗圆满收官,是对草原茶路文化价值的有力彰显。”西乌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英表示,感谢毅行团、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为挖掘乌珠穆沁草原茶路印记付出的努力,这些成果为我们活化历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思路。西乌旗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茶路文化,讲好北疆特色故事,让草原茶韵在新时代焕发新彩,不断提升西乌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草原景 摄影/宋小平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启两地交融共进的新篇章。”安化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廖小甫表示,安化将与西乌珠穆沁旗及沿线伙伴一道,共同发掘万里茶道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全力推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让这条古老的商道焕发新生,成为连接大江南北、滋养民族情感的坚韧纽带。
万里茶道:一场横跨六省的文化远征
7月12日,“片叶度关山——万里茶路中国行2025”活动在湖南省安化县中国黑茶博物馆前启程,历经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六省区的漫长旅程后,终于抵达西乌珠穆沁旗。
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文明互鉴、文化交融的纽带,一座座沿线城市因茶而兴,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激荡碰撞、交融共生,书写了“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一缕茶香连接天下人心”的恢宏史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穿越,更是一次破解文化传播“碎微化 ”困境,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固本培元的文明对话和基因回溯。同时,是一次赋能产业、共创未来的远征。
△与会嘉宾与演员合影
驼铃远去,车轮不息。当湖南安化砖茶在西乌珠穆沁旗的铜壶中翻滚,当“草原99号公路”的汽车那达慕引擎声与牧歌交响,万里茶道正在新时代的坐标中重生。
正如邓九刚在贺词中所期许:“茶叶是跨越民族的语言,茶道是文明互鉴的桥梁”。这片曾驮载砖茶的草原,正以茶为媒,书写民族交往与世界交流的崭新篇章。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