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爆棚!中国发现了一座22万吨的钍矿,中国钍基熔盐实验堆已经实现稳定运行,这些够用14亿中国人用上2万年,那是不是证明,无限能源真的要来了?
钍基熔盐堆到底是啥?为啥说它能改变中国能源格局?甚至可能让咱们的电价“大跳水”?
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山里,藏着28.7万吨钍矿,特别是白云鄂博独占的22万吨——使中国钍储量跃居世界第二,甚至可能高达全球储量的60%。
钍的能量密度令人咋舌:一吨钍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50万吨煤炭,或200吨浓缩铀。钍是中国稀土开采的副产品,相当于“买稀土送核燃料”,成本仅为铀的三分之一
钍基熔盐堆,是第四代核能技术的“顶流选手”。
传统核电站用铀做燃料,而它用的是钍,一种比铀更常见、更安全的放射性元素。
铀像“进口高级汽油”,得花大价钱进口还总被卡脖子,钍就像咱们自家后院的“超级煤炭”,储量多到离谱,还能烧得更久、更安全。
这次的热点有两个“王炸”:第一,技术突破。甘肃武威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经稳定运行超过1000小时。这可不是实验室里的“花架子”,熔盐堆能在高温下直接发电,不用像传统核电站那样搞复杂的蒸汽循环。
更关键的是,它自带“安全锁”:如果温度过高,熔盐会自动凝固,像“热闸门”一样切断反应,彻底杜绝了切尔诺贝利、福岛那种“堆芯熔毁”的灾难。
第二,资源暴击。内蒙古刚探明的22万吨钍矿,什么概念?
全球已探明钍矿总量也就约100万吨,我们一家就占了1/5!按现在全球用电量算,这22万吨钍够全人类用上千年。
单算14亿中国人,足够用两万年。
以前总说“中国缺油少气”,现在好了,咱们地下埋着“核能版沙特油田”!
这两件事搁一起,简直是给中国能源安全上了“双保险”。有人说这是“国运爆棚”,我倒觉得这是“厚积薄发”。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个核反应堆吗?至于这么激动?
可大家知道现在电价为啥降不下来吗?
一方面,火电要烧煤,煤价涨涨跌跌,电厂成本高。另一方面,风电、光伏靠天吃饭,晚上没太阳、没风的时候就“掉链子”,得靠火电补缺口。更扎心的是,咱们每年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国际油价一涨,钱包就"瘪"一分。
而钍基熔盐堆,恰恰能破解这些难题:铀矿全球储量也就够用几十年,但钍矿够用两万年。咱们不用再求着别人卖铀,也不用担心“能源断供”。它是“永不枯竭的发电厂”,倒不是不是真的永不枯竭,只是是靠自家地下的"能源宝藏",够子孙后代用几辈子。
它还是“最安全的核电站”, 传统核电站怕地震、怕海啸,因为一旦冷却系统失效,堆芯就会熔毁。但熔盐堆用的是液态钍盐,本身就是冷却剂。温度一高,熔盐会变黏稠,反应速率自动下降。要是真出了极端情况,熔盐凝固成固体,放射性物质直接“锁死”在固体里,根本不会泄漏。
发电成本低,电价才能降。钍矿便宜(咱们自己挖的)、熔盐堆维护简单(没有复杂的蒸汽管道)、燃料利用率高(钍的能量是铀的3倍)。业内专家算过账:如果钍基熔盐堆大规模商用,发电成本可能降到0.2元/度以下。现在咱们家用电价普遍0.5-0.8元,这意味着什么?空调随便开,电动车充电比加油还便宜,工厂用电成本大降,制造业竞争力直接“起飞”!
钍矿开采成本比铀矿低30%,熔盐堆的建造成本虽然比传统核电站高,但后期维护费用少一半。更关键的是,从包钢的稀土矿到四川的可燃冰,中国挖资源的本事全球第一。
从“华龙一号”到钍基熔盐堆,中国搞核技术的经验也越来越足。这次实验堆稳定运行,说明技术已经过了“验证关”,下一步就是“量产关”。
还有人会说:核电有辐射,安全吗?
这可能是最大的误解。咱们现在的核电站,辐射量比坐飞机还低。飞机高空飞行时,乘客每小时受到的宇宙辐射是0.1微西弗,而核电站周边的辐射量只有0.01微西弗。
钍基熔盐堆更安全:熔盐在密闭管道里循环,不和外界接触。就算管道泄漏,熔盐会凝固成固体,放射性物质根本跑不出来。
就像把“核燃料”锁在“保险箱”里,比家里的天然气罐还安全。
要是钍基熔盐堆能普及,这辈子可能能看到“全民低价用电”的时代。 这话一点不夸张,从“缺电省电”到“用电自由”,中国用了几十年。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中国用了更久。
现在,钍基熔盐堆和内蒙古钍矿的双突破,相当于给能源革命装了“加速器”。
中科院的计划,是实验堆稳定运行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建示范电站(大概5-8年),然后推广(10-15年),在2035年前建成5-10座商用堆,先让电价“打七折”
当年高铁刚下线时,有人说“太贵没人坐”。现在高铁成了“国家名片”,票价还比飞机便宜。
科技突破就是这样,一开始可能贵、可能慢,但一旦规模化,就会像滚雪球一样改变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