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阳光电源的车间里,技术员老王正调试一台 PowerTitan2.0 储能系统。屏幕上跳动的参数显示,在模拟 55℃高温环境下,系统的调频响应速度稳定在 0.1 秒内 —— 这是中东市场最看重的指标。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一周前,沙特 12.5GWh 的储能大单被比亚迪抢走,报价仅 0.8 元 / Wh,比阳光电源的成本价还低 0.2 元。
这家曾占据全球逆变器市场 27% 份额的巨头,正陷入 “电池铁幕” 的包围:宁德时代靠自产电芯压价,比亚迪用 “电动车 + 光储” 捆绑抢单,连华为、国电南瑞也在分食市场。危急时刻,阳光电源签下东南欧 2.4GWh 大单,还押注 AI 电源新赛道。这场突围战,能成吗?
一、中东失守:20% 的成本差,订单被 “电池巨头” 抢走
(一)宁德时代的 “垂直整合杀招”
2025 年一季度,阿联酋 19GWh 储能项目招标现场,宁德时代的报价单让所有对手倒吸凉气 ——0.7 元 / Wh,比阳光电源的成本价还低 15%。“他们用自己产的 587Ah 大容量电芯,光电芯成本就比我们外采便宜 20%。” 阳光电源中东区经理李哲捏着报价单,指节发白。
更狠的是专利卡脖子。在今年 SNEC 展会上,宁德时代推出标准化接口电芯,要求系统集成商交专利费,阳光电源的 PowerTitan2.0 若要用,每 Wh 得多付 0.03 元。“以前是供应商,现在成了抢饭碗的。” 李哲苦笑,去年阳光电源还中标沙特 7.8GWh 大单,今年连入围都难。
(二)比亚迪的 “电动车捆绑术”
比亚迪的玩法更绝。在沙特利雅得的展厅里,一边摆着海豹电动车,一边放着储能系统。“买 100 辆电动车,送 1GWh 储能订单。” 当地经销商透露,这种捆绑让比亚迪拿下 12.5GWh 大单,报价 0.8 元 / Wh,比阳光电源低 30%。
阳光电源不是没技术优势。中东电网脆弱,夏季高温 50℃以上,阳光电源的调频稳定性比比亚迪强 10%。但客户算的是总账:“比亚迪的车能跑,储能也能用,何必找两家?” 李哲眼睁睁看着 3 个意向客户转投比亚迪。
二、东南欧突围:2.4GWh 大单背后的 “高溢价逻辑”
(一)保加利亚的 “冷门机遇”
7 月 28 日,阳光电源与 SUNOTEC 签下 2.4GWh 订单,刷新东南欧单体储能纪录。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藏着阳光电源的生存密码 —— 欧洲客户愿为技术买单。
“保加利亚电网老化,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极高。” 项目负责人张工展示测试报告,阳光电源的系统能在电网断电 0.05 秒内切换备用电源,比欧洲本土品牌快 3 倍。为此,客户接受 1.1 元 / Wh 的报价,比中东高 40%。
更关键的是避开 “电池战”。东南欧市场小,宁德时代、比亚迪暂时看不上,阳光电源得以用 “光储一体化方案” 绑定客户。“我们连光伏逆变器带储能一起卖,客户懒得换供应商。” 张工说,这单的毛利率能到 35%,比中东高 15 个百分点。
(二)日本市场的 “技术护城河”
在日本,阳光电源的日子更滋润。东京某数据中心的储能项目,客户指定要用其液冷系统,只因能在地震时自动切断电源,安全性比本土品牌高 20%。“这里不看价格,看认证。” 日本区经理王颖说,阳光电源花 3 年拿到 JIS 认证,报价 1.5 元 / Wh,是中东的 2 倍,还供不应求。
但市场太小。日本年储能需求仅 5GWh,不足中东的 1/10。“只能当补充,撑不起大盘。” 王颖坦言,这也是阳光电源必须啃下东南欧的原因。
三、押注 AI 电源:能长出第二曲线吗?
(一)从光伏逆变器到 AI 电源的 “技术迁移”
合肥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在拆解英伟达 GB300 服务器。阳光电源的新目标是 AI 数据中心电源 —— 给 GPU 集群供电的 800V 高压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的电力电子技术,改改就能用。” 研发总监赵工指着电路板,“我们的高频转换效率能到 98.5%,比台达高 0.3 个百分点。”
这赛道潜力惊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年耗电超 500 亿度,电源成本占 8%,市场规模超 2000 亿元。阳光电源已成立子公司专攻,计划明年推出首款产品。
(二)对手早已卡位:台达、维谛的 “生态壁垒”
但这块肉不好吃。台达是英伟达的老供应商,其 800V 电源已适配 GB300;维谛绑定微软、Meta,占据欧美 70% 份额。“他们做了 10 年,我们刚起步。” 赵工翻着测试数据,阳光电源的样品在连续高负荷运行时,故障率比台达高 2 倍。
国内对手也在追。禾望电气的 HVDC 电源已送样海外,麦格米特、科华数据都在布局。“AI 电源比储能系统更讲生态,不是光技术好就行。” 赵工有点焦虑,团队扩招到 200 人,研发投入每月超千万,却还没摸到客户的 “核心需求”。
总结
成本困局:外采电芯让阳光电源比宁德时代、比亚迪贵 20%-30%,中东核心市场失守,只能退守高溢价的欧洲、日本。
突围策略:靠技术优势深耕东南欧、日本等 “冷门市场”,用 “光储一体化” 绑定客户,毛利率比中东高 15-20 个百分点。
新赛道赌局:押注 AI 电源,试图用光伏逆变器技术迁移破局,但面临台达、维谛的生态壁垒,短期难成气候。
老王调试完最后一台储能系统,车间广播突然响起:“东南欧项目首批设备今日发运。” 他抬头望向窗外,卡车正缓缓驶出厂区。阳光电源的成人礼,或许不在于打败谁,而在于在 “电池铁幕” 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互动时刻:你觉得阳光电源能靠 AI 电源翻盘吗?评论区聊聊,在这场新能源的 “战国时代”,每个玩家都在寻找自己的破局之道。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文章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