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足协主席“宫本恒靖”公开表示,希望牵头申办2046年世界杯,并拉拢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共同举办。这一提议迅速在中国足球圈掀起热议。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表露举办世界杯的意愿。早在2005年,日本足协就在《2005年宣言》中明确提出“2046年在日本举办世界杯并夺冠”的目标。近二十年过去,他们似乎正在一步步推进这个长期计划。
为什么是联办?事实上,这与国际足联近年来的办赛趋势密切相关。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由“美国、加拿大和摩洛哥”三国联合举办、2030年世界杯由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三国(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协办)共同承办已成定局,“联办模式”正在成为世界杯的新常态。
2034年世界杯国际足联已经确认将在亚洲沙特举办,根据“同一大洲两届内不能重复举办”的规则,2046年确实是世界杯重返亚洲的最佳时机!
但日本为何不选择单独申办?答案或许藏在日本建设和经济账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耗资2200亿美元”,让不少有意申办的国家望而止步。即便是日本这样的经济国家,面对需至少14座4万人以上球场(其中决赛场地需8万人)的硬性要求,也难免要考虑成本分摊的问题。有分析指出,东京国立竞技场目前仅能容纳6.7万人,扩建至8万座需巨额投入,联办无疑是更具经济性的选择。
所以中国自然成为日本眼中的理想合作伙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具备承办国际顶级赛事的能力,且中国庞大的足球市场对国际足联也具有极大吸引力。
然而中国球迷和业界对此态度分化明显。支持者认为,以目前国足的水平,通过预选赛晋级世界杯困难重重,联办或许是让中国队亮相世界杯最快的方式。反对者则质疑:“中国已有能力独立承办奥运会,为何世界杯却要与人合办”?这种争议背后,实则折射出中国足球长期积弱带来的复杂心态。
我只能说日本这个算盘打的确实够响。日本还要求决赛放在东京举行,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只能承办小组赛和部分淘汰赛。对于一线城市而言,这样的“配角”角色恐怕难以接受。而韩国足协目前的冷淡回应,也显示出对合作模式的不满。
日本的提议,实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足球外交——既想借力邻国降低自身压力,又希望保持自身主导权。而对于中国来说,是否参与联办,需权衡的是短期利益与长远规划:是通过合作积累经验、提前亮相世界杯,还是坚持自主申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证明了一点,举办世界杯的收益远不止于赛事期间,更带动基础设施更新和城市形象提升。如果中国决定参与联办,必须确保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实际收益。
2046年看似遥远,但世界杯申办周期长、准备流程复杂。日本已经率先出招,中国足球是选择携手还是独行,这不仅仅关乎一届世界杯的承办权,更可能影响中国足球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路径。世界杯不是拯救中国足球的万能药,但它可以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契机。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呢?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