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醒来,刷手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条消息,心里咯噔一下:马科-贝里内利,那个我们喊了十几年“意大利炮”的男人,在社媒上发了段话,正式宣布退役了。
他说:“我把自己的真心给了篮球,篮球给了我一切,我也倾尽了所有。说再见并不容易,但是时候了。”
就这么几句话,看得我愣了半天,脑子里全是那个歪着脖子把球扔进篮筐的画面。
很多球迷第一次记住贝里内利,是因为他在2014年全明星周末的三分大赛上,顶着一头乱发,脖子一歪,手起刀落,把奖杯抱回了家。那年他还在马刺,跟着GDP一起拿了总冠军,成了第一个戴上NBA戒指的意大利人。
可你要是只记住这个,就太小看他了。
他从16岁开始就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打球,2002年出道,2025年帮老东家再拿一次意甲冠军,23年职业生涯,三次登顶意大利联赛,中间还抽空去NBA打了13个赛季,860场常规赛,场均9.7分,三分命中率37.6%。
这数字看着不算爆炸,可真懂球的都知道,他靠的是一招鲜:只要给他半步空间,就能把球送进篮筐,不管面前是谁。
我印象最深的是2013-14赛季季后赛,打雷霆的第六场,比赛还剩最后两分钟,马刺落后两分,波波维奇画了个战术,球传到贝里内利手里,他连运都没运,接球就歪着脖子扔了出去,球进哨响,全场沸腾。
那球之后,解说员吼了一句话:“这就是意大利炮,永远别给他空位!”
后来我在酒吧看回放,隔壁桌一个穿勇士球衣的老哥也跟着吼,吼完才反应过来:“哎,这哥们以前是我们选的新秀啊!”
是啊,2007年选秀大会,勇士用首轮18号签把他带进NBA,和杜兰特、奥登一届。
他在勇士没打多久就被交易,后来辗转猛龙、黄蜂、公牛、马刺、国王、老鹰、76人,几乎把联盟跑了个遍。
有人笑话他“流浪汉”,可我觉得这恰恰是职业球员的浪漫:只要你需要投篮,我就拎着行李来,投完就走,一句废话没有。
2020年他离开NBA,回到意大利,39岁的人了,还帮博洛尼亚再拿一次联赛冠军,然后才说退役。
这剧本连电影都不敢这么拍: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中间漂洋过海,最后把故事圆得漂漂亮亮。
很多球员退役时,球迷会感慨“青春结束了”,可贝里内利不一样,他更像一个老朋友,平时不常联系,突然发条消息说“我走了”,你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都在。
我翻了翻他今天的社媒,评论区里全是各国球迷用不同语言写的“Grazie Marco”,马刺官推也发了张他和邓肯、吉诺比利一起捧杯的照片,配文只有一句话:“你永远都是冠军。”
我突然想起2014年总决赛结束那天,他在更衣室里抱着香槟傻笑,记者问:“拿到冠军是什么感觉?”
他憋了半天,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I feel like...I can fly.” 那一刻,他笑得像个孩子,和今天说再见时的平静,完全是两个人。
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在球场上看到那个歪脖子投篮的家伙了,但篮球不会忘记他。
那些压哨三分、那些关键球、那些漂泊之后的圆满,都会被时间留下来,像一颗子弹,永远钉在球迷的记忆里。
再见,意大利炮;再见,马科-贝里内利。 愿你退役后的日子,也能像当年投进绝杀后那样,张开双臂,自由飞翔。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