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之锡
【写在前面】
今天傍晚(9月11日),希凌把之锡“爱情故事”第十三节“恢复高考那年”(一),推上了头条号《彩色港》。
希凌加的引题《恢复高考那一年,我们的爱情和我们想要的前途》,直击我当时的心境。插队9年,年近30,招工在望,我对上大学已经没有多大渴望。我更多考虑的“前途”,是有一个工作,尽早能自立,和之锡生活在一起,成家立业。
不少亲友看到这一节,夸我有记日记的好习惯。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事情,各种心境,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也就随风而散,永远消逝了。
下乡插队后,我开始记日记。头两年的日记,因为一件意外事件,被我烧掉了。此后,就一直坚持写日记。除了在乡下写的40多本日记,回城后又写了50多本日记。2021年12月25日,之锡生病以后,我的日记就不再写在本子上,而是直接写在手机上。直到现在,一天不塌。
《恢复高考那年》一文比较长,之锡把它分为4节。今天,我帮之锡把第2节《八方支援》,录入手机。小佳看到昨天那节,开玩笑说:“老妈可以偷懒几天啰。”之锡并没有偷懒,今天又接着写“坚持到底”这一节了。——王增陵
之锡在写稿
十四、恢复高考那年(二)八方支援
参加1977年高考的管镇知青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了,同时,高考也牵动着考生们的亲人、朋友、老师的神经,一时间消息、信件、书本、资料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管镇。管镇中学也举办了晚间辅导班,高考成为管镇街最热门的话题。翻看增陵当年的记载,让人感慨、感动 !
增陵老日记摘编
77.10.27(阴有雨)
下雨了。昨夜就被沙沙的雨点和呼呼的风声搅醒。早晨起来一看,地上湿漉漉的,雨不大,稀稀落落地时停时下,遍地的山芋干要遭殃了。幸而不久就停了,云也渐渐散开。
上午开干部会,运动又开始了。要求队委干部带头。晚上办会计和贪污人员学习班,直到很晚。
看到一个方非讲话,关于高考问题的,基本内容和报上公布的差不多,某些方面更具体了。66.、67届高中毕业生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才能报考:1.丰富实践经验;2.作出成绩;3. 有专长,三十岁以下,未婚。
全省招10400名,其中外省1600名,如果按报考范围统计参加考试的人数,大约200个取一个。不过,也有许多虽合条件而不去考的,比例可能要大得多。省里10月22日召开了高考招生会议,大约11月份即能考。县里初试要刷一批,然后再报上去统考。争取春节以前发录取通知书。实际上,通向大学的道路,比人们想像的要困难得多。
几本数学,乱七八糟都看了一遍,有一个印象了。个别问题仍没搞通,还得深入下去。
77.10.28 多云到阴
《西欧哲学史》今天看完了,有些问题清楚些了,总的有个大概的印象,仍不十分了然。要把这和中国哲学史对照起来看,当更有启发。哲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斗争,唯心与唯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尖锐复杂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直到现在,我的思想方法,基本上是急风暴雨中形成的,受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唯心论的影响很大,应该在学习哲学和哲学史的过程中,在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得到彻底清算才行。哲学史上许多为了追求真理而不屈不饶、英勇献身的哲学家的光辉事迹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激起我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
77.10.30 晴到少云
……她爸爸又来了一信,之虹和田恩波也来信了,都是为劝我们去考大学的,心情很急迫一一简直比我们还急迫似的。我是定下心来去碰了,她呢?实际一些,就不准备考了。如果一直坚持,现在就多了一个机会。余锋也准备考,老三届高中生不多了,估计大多都想去碰碰的。中午聚在这里时,都在谈论这件事,高考成了近来生活的中心了。
讨厌的运动没有结束,看来也安不下心来复习。
77.10.31 多云到阴
收到父亲一信,也叫我去考大学的。并谈到江老师(注:增陵的高中班主任)也希望我去考。都这么想,的确应该去闯一下。这就使我决心定下来,利用这仅有的十几天时间,好好准备一下。即使考不上,也就不会懊悔了。
77.11.2 多云
收到薛冰(注:当时已招工在南钢当工人两年)一信,也叫我去考大学。到耿赵时,看到爸爸又来一封信,也是关于考大学的,并且说他们一致意见,都叫我去碰碰,而且把我“看成他们家的成员之一,”所以“必须服从!”看来他们的心情比我们还急迫。实在说吧,考的勇气是有的,但信心和兴趣都不大,既然大家都这么重视,那就更没有犹疑的余地了,下定决心去闯闯吧。
复习也没有个计划,只是乱糟糟地翻书看。在街上也安不下心来,因为伏湖的事还没了结,还是下决心回伏湖。挤时间看书为主。傍晚就赶回来了。
77.11.3 多云
今天把十一大文件看了一下,政治考试肯定以此为主的。薛冰来信分析了今年的考试,有些道理。重点要放在政治、语文上。史地主要考些常识。历史,实际上许多东西弄颠倒了,还有待于纠正肃清。数学在文科占的比例是不会大的。我现在主要担心作文,旁的,政治要准备之外,都还好弄些。薛冰也想去碰碰看,考文科的话,应该说有些把握的。他的基础好。
77.11.6 (阴有雨)
之虹(注:当时在陕西汉中的一所中学教书)寄来了往年高考的数学题,可以看出规律来,对比以前的复习有指导启发作用,可惜印得太马虎,不清爽。还有一篇作文,可能是样板吧,却连文法、语句都不通,不知是不是刻印的毛病。
雨愈下愈大,天黑如墨、地滑如油,走不成了。坐在屋里看了一夜的题目,几乎都看完了,做出大半,还有几个类型的不懂,如高次方程、排列组合等等。
77.11.7(小雨)
十月革命六十周年了。
风大雨急,一天未停。满天的风雨,天气也寒冷起来了。不禁使人想起六十年前的岁月来,正好又看了曹靖华的《漫忆六十年》......背着被子、冒着风雨回到街上,天就黑下来了。
77.11.8 (晴)
收到娄子(成庆顺,当时在沭阳柴油机厂)一封信,谈了一些不同意见,也劝我去考大学。我已经决定不去伏湖了。管镇中学举办复习班,晚上讲课,今天开始。可见领导的重视。
报上已刊出高考的具体日期和专业、校名。离统考还有一个多月,比较充裕的。但也要抓得很紧才行。今天看到报载陈景润事迹,他是连“一点一滴的时间,也决不白白让它过去的。”这种精神十分可贵。我下决心要向他学习,刻苦努力,坐下来,钻进去,全力以赴,奋勇攻关!即使考不上,也要在思想上、学问上来个大的飞跃!
77.11.9 (少云)
收到江老师寄来的材料和信,材料很好,尤其是政治思考题,很全面,很有条理,要认真准备。虽然大部分能答上,但不完全。
现在精神极好,精力充沛,看得进,看得懂,也记得住。这和心情有关。同志们和亲人们的支持与鼓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的信心和勇气与日俱增。
77.11.10(晴)
昨晚去中学听了一堂课,讲函数的,还不错,颇有收益。回来又看题目,直至十二点多才睡。要不是脚冷,还想看下去的。
今天上午去参加招生动员会,胡书记昨天己同意我在家复习,这样就可以安心了。
收到之虹寄来的材料,质量不大行,但她的心情是急迫的。增明也来了一信,写了些政治思考提纲,还可以。
今天她上街来,把花生米也带来了。寄给增河去了。又带来爸爸一信,谈了一些意见,有道理。复习应有重点,又不能偏太多。这个关系要处理好,否则三十天时间一下就过去了。十一月底初考,估计不会太难的。考生太多。增明的分析有些道理,今年文科收人特少,考的又多,外语占了文科一半(反映了我国与外国差距之大及迫切追上去的心情),但也有另一面,文科考的人虽多,真正有根底,有水平的人并不多,只要自己好好准备,希望还是比考理科要多些。
今晚去听课,讲函数极值,讲得很好。我在这个问题上是很模糊的,现在清楚多了。
买了一套《近现代中国史稿》(2.40元) 有些观点与范文澜的“近代史”不同,有些是有道理的。只略翻了一下,还谈不上评论。
77.11.11 (晴)
看了一天,眼睛看疼了。数学试题已看一遍,打算以后利用晚上时间去听两小时课(讲得很不错,今晚讲指数、条分理析),白天要转为政治了(因为初考首先考政治)。
恽安民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数学基础太差,转而决心考美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都不能说大,但信心和勇气却绝不能因此而丧失!下定决心去干,失败也不可怕!
给江老师回信,希望他还能寄些复习资料来。外援,尤其这方面的外援,是能起不小作用的。
77.11.12(晴)
从今天起白天转入复习政治,按复习材料条条落实,看来还得找些必要的资料,否则有些问题光凭自己的脑子空想是答不上来,也大不完全的。
中午到耿赵去,也没找到什么材料,傍晚就赶回来了。叫她给我炒点花生米,晚上看书,肚子会饿。现在白天短、夜晚长,不利用夜晚是不行的。之虹又寄来一份政治复习材料......
给薛冰一信,不知他是如何准备,城里的青工、学生是如何准备的。听说泗洪已有几百人在集体听课,还印了讲义,各级都十分重视。
这就必然要提高高考的质量和难度,以便好中选好。这段时间利用好,是可以学不少东西的。县里来金局长,开座谈会,了解情况的。
增陵的日记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