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搞新动作了!
8月21日他抛出了一记重拳——宣布制裁两家中国企业,外媒分析特朗普的此番威胁很可能“蓄谋已久”。
而最大的“导火索”,极有可能来自于数十天前中美两国在大豆方面的矛盾。
让我们将时间回调至8月10日,在这天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上高调喊话:“中国正担心大豆短缺,我们的伟大农民生产最优质的大豆,我希望中国迅速将大豆订单量翻四倍。”还声称这能大幅缩减中美贸易逆差。
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在为美国农民“摇旗呐喊”,实则是通过喊话施压我国来提振美国农业出口。
然而现实却给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
我国不仅没理会这番“热情呼吁”,反而早就悄无声息地暂停了美国大豆的采购订单,直至8月底依然没有恢复的迹象。
沉默11天后,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8月21日美方宣布要制裁两家中国公司,理由是“参与伊朗石油贸易”。
此番制裁看似突兀,其实早有铺垫。
我国4月起实施对美国稀土及其产品出口许可制度,被美国视为对其关税的报复措施。
稀土是汽车、电子和武器工业的关键原料,我国长期掌控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供应,特朗普显然抓住了这一“痛点”来反击。
但这波“报复”真的只是为了稀土吗?
细究之下,原因远不止于此。
首先特朗普的“大豆梦”破灭让他颜面无光。
我国不仅没增加采购,反而继续保持着暂停进口美国大豆的政策,这无疑是在“打脸”特朗普,毕竟他自竞选初期便向选民承诺要实行“MAGA”贸易政策。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此举还与国内政治息息相关。美国大豆种植户是他的铁杆支持者,特别是在中西部农业州。
2024年我国购买了美国农民约一半的出口大豆,价值上百亿美元,但现在我国将订单大量转向他国,这无疑威胁到了美国农民的利益。
显然特朗普必须有所行动以安抚这些选民,否则可能动摇其政治根基。
此外特朗普最新一轮的制裁还有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外媒指出,他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我国回到谈判桌,同时为年底可能的中美会晤铺路。
8月11日他刚刚签署行政命令,将对华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至11月10日,显示出一定的“让步”姿态。
但我国对此直接“忽视”,显然让他感到“被耍”,于是便尝试挥舞“制裁大棒”,试图在中美博弈中赢得更多主动权。
这场围绕大豆和稀土的博弈,其实是中美贸易战的一个缩影。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制裁便成了他最爱的“武器”。
2025年初,他将我国商品关税提高至145%,我国则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回击,双方贸易几乎陷入停滞。
7月底斯德哥尔摩会谈后,特朗普再次延长休战期,但显然他对我国的“冷淡”态度不满。
那么我国为何如此“硬气”?
一方面,我国已成功减少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巴西大豆的稳定供应以及国内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技术提升,都加强了我国在贸易战中的底气。
另一方面,我国也在打“稀土牌”,通过限制稀土出口来反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
现在来看如果关税战升级,美国农民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损失。
更不用说,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让美国企业难以预测政策走向,供应链稳定性岌岌可危。
并且特朗普的“报复”可能适得其反,美国大豆协会已多次呼吁政府尽快达成协议,避免长期贸易战。
即便特朗普已经承诺向受损失的农民发放补贴,但农民们普遍抵制,认为这无法弥补失去中国市场带来的损失。
许多美国农场主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让数十亿美元的大豆出口化为乌有,使其农业生产利益受损。
如果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农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
当地时间8月25日特朗普扬言:除非中国继续确保稀土磁铁顺利运抵美国,否则中国将面临“200%的关税,或者类似的惩罚”。
26日我国发言人表示,我们已就关税问题多次阐明了中方的立场。
从目前来看,特朗普虽然有了新一轮制裁威胁,但显然无法迫使我国妥协,而在行动上,我国也早已在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对特朗普而言,年底潜在的中美会晤可能是关键。他曾表示,如果达成协议,将在年底前举行中美会晤。
但从中国暂停美国大豆采购、限制稀土出口等动作来看,我国显然在“以静制动”,等待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
专家分析,特朗普可能通过延长关税休战期来换取谈判空间,但如果他继续“极限施压”,中美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特朗普在发起的贸易战中不会占到便宜,它伤害不到中国企业,只会让那些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企业以及农场主们元气大伤。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大豆从来就不是唯一选择,东南亚、巴西、甚至是阿拉伯中东地区,许多国家都“排着队”想和中国做粮食生意。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早已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在这套由全球多个国家组成的体系中,特朗普的所谓“极限施压”无疑显得非常落伍。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议价权也在稳步提升,这些都是特朗普忽视的,他的那套“以牙还牙”的政治把戏,忽略了中国在供应链上的“弹性”。
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特朗普的政策已经在美国国内掀起波澜,美媒警告持续的高关税预期很可能彻底摧毁美国经济,任何针对高关税波及行业的临时补贴都是“饮鸩止渴”。
现在看来,特朗普这段时间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非但没能实现“MAGA”宏图伟业,反而是推动了全球供应链重组,我国更是从中获益匪浅,提升了经济韧性,还获得比美国更加可靠的贸易伙伴。
而美国,如果在接下来继续实行孤立主义,无疑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昔日的盟友将离开,企业外流,社会割裂。
历史已经证明,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共赢,特朗普的“交易的艺术”或许能为他赢得一时的支持,但长远来看,这可能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败笔。
参考资料:
《美方以涉伊朗为由制裁两家中国公司,外交部:坚决反对》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特朗普称不介意就美韩贸易协议进行重新谈判》 中国日报 2025-08-26
《特朗普将对华关税期限延长90天》CNBC 2025-08-11
《特朗普希望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3倍 外交部回应》央广网 2025-08-12
《特朗普就稀土磁铁供应威胁对华征收200%关税,分析人士:这招威胁不了中国》观察者网 2025-08-27
《美大豆协会呼吁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新华网 2025-08-21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