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府很深的人,总是“深藏不露”

林子大了,什么人都有。

我们在人群中混,千万不要随意相信人,而是保持几分提防。

很多人,你看表面,和他交往多年,哪怕是吃很多顿饭,都分不清是敌是友。

那些城府很深的人,总是“深藏不露”,我们小心为好。

01

深藏“动机”,做披着羊皮的狼。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个人的表面,对你如何,往往会造成错觉。你以为,笑着来的人,都是好心人;苦瓜脸的人,是恶人;严肃的人,不好接触。

但真实的一面,在人家的心里,你是看不到的。

城府很深的人,带着“利己、害人”的动机,多半会假客气。让你以为他的朋友,借助感情牌,他的动机就成功了。

在上世纪初,天下动荡不安。袁世凯登上了统领天下的宝座。

阎锡山经过多番努力,学习军事,参加同盟会,又成为了山西的主政者。

袁世凯对阎锡山,很是忌惮。毕竟,袁世凯的宝座,也不是很牢靠,一些地方大员,对他是不屑一顾的。

如何才能拿捏阎锡山,袁世凯想到了一个妙计:把几个长辈,送到山西去游玩,让阎锡山招待。

阎锡山认为是一个讨好袁世凯的机会,于是对其长辈,多番关照。

袁世凯也及时互动,说:“感谢关照,不要过多破费啊。”

过了一段时间,袁世凯发出邀约:“请阎锡山的父母,到北京做客。”

俗话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的长辈到我的地方游玩,我的父母到你的地方做客,这恰好是一份人情,换一份人情。阎锡山想了想,就同意了。

阎锡山的父母到北京后,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招待。但是父母却无法回到山西了——被袁世凯软禁了。以后,阎锡山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投鼠忌器了。

以至于后来,袁世凯称帝,被大家讨伐,阎锡山还站在袁世凯这一边。

鬼谷子提了一个计谋:“欲高,反下。”

要拿捏一个人,不要直接干,而是你比他还低一等,让对方觉得你很有亲和力。用感情拿捏人,比用武器更加厉害。

真的,我们在社会上,要注意那些“假客气”的人。他们看起来很和气,却隐藏了一颗算计人的心。

02

深藏“智慧”,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们学了什么,是用来帮助人的。

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医学生,积极救助路边倒下的老人;溺水的孩子等。

但是有的人,智慧很多,却不会用出来。只是在利己,或者对人一招毙命的时候,才会用出来。

你看他,以为是“大智如愚”,其实是不想帮人,总是在权衡利弊。

在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朱虎臣的孩童,从小读书,练习射箭。

平时,他在父母的安排下,苦苦训练,也不怎么暴露自己的本事。

在朱虎臣九岁的时候,去参加朝廷的武殿试。当着宋高宗的面,使劲表现自己。

《宋诗纪事》记载,他射出十支箭,其中有九支射中目标。他还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孙子兵法》,会用《诸葛亮的八阵图》。

高宗一开学,就给他一个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但是后来,南宋的皇帝们发现,很多孩子,被家长引到来“背书、展示武术”,烦不胜烦。到宋理宗在位时,及时废掉了“童子科”。

一个有智慧,却没有政治头脑,处事阅历的人,混入朝廷,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智慧不是单纯地成就功名,更多是用来服务群众,稳定天下。起码是对一个单位有促进作用。单纯是为了个人的功名,或者为了去伤害某个人,那就变得很可怕了。

那些常常亮出智慧的人,也许会弄错什么,会被人看透,但是他们没有什么城府,而是有一片爱人的心。反之,就城府很深了。

03

深藏“言行”,喜欢慢人半拍。

看过一个问题:如何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永远不输?

最佳的答案,就是“等对方先出”。

是的,你让对方出招,自己再出招,肯定会稍胜一筹。

城府很深的人,就利用了这一点。等对方暴露一切,也显得疲惫的时候,就开始反击了。在古代,曹刿论战中,就体现了这样的道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我们可以欣赏,也可以当成是“兵不厌诈”的套路。

一群人去做什么,那个一直稍微靠后的人,就是城府深的人。大家一旦遇到危害,他可以及时撤退;大家有什么好处,他肯定也有一份。

工作中,那个故意慢一点的人,也是类似的情况。等大家做得差不多了,他就看清楚了工作的来龙去脉,少走弯路。他甚至可以后发制人。

人可以敏锐地观察情况,但是不说出来来。接下来,不动声色地开始,一挥而就。

04

当然,城府很深的人,不全部是“坏人”。也可以是睿智,而有远见的人。

人的城府,用在谋事、维护大家的利益方面,就能带着大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也对付“敌对势力”。

总而言之,我们对城府很深的人,还是小心为上。

和他们交往,不要熟得太快,不要用表面现象去判断关系发展趋势。多等一等,多忍一忍,时间会证明一切。

人的眼睛有上亿的像素,可以看到人脸上的麻点,却无法看到一个人的心思。

眼见为实,也不一定对,还是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历史   城府   父母   智慧   山西   长辈   动机   功名   南宋   表面   同盟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