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CM跌停!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涉造假遭立案,退市阴云笼罩

投资快报记者 余以墨 广州报道

清越科技(688496)在2025年10月31日晚公告称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通知书》。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表示,受损投资者可以发送联系方式报名参加索赔预登记。

涉财务造假被立案

上周五傍晚,清越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

其中披露立案缘由——涉嫌在定期报告等文件中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

这一指控直接指向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义务——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11月3日清越科技开盘即跌停,不少投资者遭受损失。根据历史案例,上市公司一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最终被认定为披露违法违规并受到处罚的可能性较大。随着该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投资者维权也正式拉开帷幕。

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此次立案调查对清越科技而言是一次严峻考验。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这一风险提示并非例行公事的警告,而是确实存在的可能性。科创板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试验田,对财务造假行为一直保持“零容忍”态度。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此前已有上市公司在立案时提示退市风险,在受到处罚后直接被强制退市的案例,例如卓朗科技、普利制药等。纵观清越科技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实在不容乐观。这家于2022年登陆科创板的市场新军,上市次年便出现业绩“变脸”。清越科技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仍未扭转亏损局面。业绩承压之下,监管的立案调查更是已敲响的警钟。

清越科技此次被立案调查并非毫无征兆。

该公司曾收到江苏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警示函》显示清越科技存在三项问题。募集资金使用违规:2023年,公司多次将募集资金转至一般结算账户购买银行理财。财务核算不规范:2023年三季度,公司新增CTP+OLED产品贸易类业务,应按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按照总额法确认营业收入并在2023年三季度报告中披露,直至2024年7月6日才对此进行前期差错更正。关联交易未披露。上述问题已暴露出公司在财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缺陷。

投资者权益备受关注

面对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清越科技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一旦财务造假被坐实,这家科创板公司可能面临强制退市的严重后果。

上海沪紫律师事务所刘鹏律师表示,财务造假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它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最终结果,将决定这家科创板公司是能够渡过危机,还是最终以强制退市收场。根据相关规定,目前暂定符合以下区间的投资者可参与索赔:于2025年10月31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11月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区间仅为初步判断,最终以法院判决为准。

(作者:余以墨 编辑:蔡海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财经   跌停   阴云   公司   清越   证监会   投资者   科技   财务   上市公司   业绩   风险   律师事务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