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李梓萌担任阅兵讲解,“贷款”上班20年,好友为她急到征婚

今年阅兵这样庄严的国家仪式中,48岁的李梓萌以端庄稳重的形象出现在主持席,一如既往地大气从容。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央视“门面级”女主播,竟然在台里“贷款上班”了20年。

工作之外,她的生活也颇为特别。

甚至有好友看她太独立太“佛”,干脆在朋友圈公开替她征婚。

可令人惊讶的是,这条征婚消息发出去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人敢问上一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5年9月3日,央视主持人李梓萌对阅兵进行了解说。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有力,节奏精准,语言干净利落。

尤其是那句“铭记历史,致敬英烈”和“先辈用血肉筑长城,我们用科技护山河”,不仅成为现场的点睛之笔,也瞬间刷屏网络,引发全网共鸣。

有人感慨:“李梓萌的声音,真的有一种穿透力。”

但也有人调侃:“她今天怎么一个字都没念错?差点认不出来。”

很多网友看到她这样严肃,还没有拿错字的样子,差点认不出她。

因为,李梓萌私下很有趣,还因为经常念错词,被同事调侃为“贷款上班”的人。

李梓萌1977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父亲是清华毕业的工程师,家教极严。

她从小就有语言天赋,小学时就能把《三字经》《弟子规》倒背如流,课堂上的朗读和演讲总是格外突出。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慧眼识珠的老师蒋秀英。

这位语文老师不仅在课业上指导她,更私下为她开小灶,训练她的朗诵和表达能力,为她后来的播音之路打下了基础。

1996年,19岁的李梓萌以辽宁省播音主持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成为那一届最受关注的“种子选手”。

大学期间,她就因为发音标准、台风大方,频繁参加校内外的演讲和实习活动。

毕业前夕,便获得进入央视实习的机会,在《文化报道》担任播音员,正式进入国家级舞台。

2006年6月5日,29岁的她正式亮相《新闻联播》,与康辉搭档。

这一晚,她成为这档王牌新闻节目历史上最年轻的女主播之一。

为了契合节目的端庄形象,造型师为她定制了短发假发套,而这套“职业发型”一戴就是将近二十年,几乎成了她的“标志造型”。

直到最近几年,她才慢慢以真发示人,许多观众才惊讶发现:“原来那不是她的头发啊?”

虽然是新闻主播,但真正让她“出圈”的,反倒是一场“事故级”口误。

那是某年五一劳动节直播期间,节目最后原计划由她说一句:“祝全国人民劳动节快乐。”

结果,她不小心说成了祝所有“劳动姐”快乐。

这一口误,瞬间打破了《新闻联播》一贯的严肃气氛。

就连,搭档康辉当场忍笑忍得“嘴角抽筋”,而这一幕也被网友们迅速剪辑疯传,让她瞬间大火。

更让人感到搞笑的是,因为央视规定,主播直播时读错一个字,就要扣罚200元。

而李梓萌因工作密集、出镜频率高,长期承担重大直播任务,成为台里名副其实的“口误高发区”。

于是,她也就顺理成章成了那个被戏称为“贷款上班”的人。

坊间甚至流传过一个传说——她曾在某个月因连续多次口误被罚掉5万元,几乎相当于“倒贴两个月工资”。

长期累积下来,有人开玩笑说,她读新闻这些年,“罚款都快凑够北京一套房首付了”。

这个段子虽然夸张,但道出她职业初期遭遇的真实窘境。

她的好友倪萍曾笑着调侃她:“李梓萌啊,工作了二十年还买不起房,不是没本事,是她一边播新闻,一边‘贷款’。”

虽然语气轻松,但这句话里透着对她的心疼。

然而,外界的调侃和舆论的笑点,曾一度压得李梓萌几乎喘不过气。

尤其是在她刚成为《新闻联播》主播的那几年,网友对她的评价并不宽容。

任何一个口误、哪怕只是一时发音不准,都可能被剪辑成视频段子、在网络上疯传。

在那段“被嘲热搜体质”的日子里,她的情绪曾一度低落。

面有一段时间晚上都睡不好,总担心第二天又会犯错,担心再多一条“口误合集”,就被观众彻底否定。

就在她陷入低谷的时候,《新闻联播》的老前辈李瑞英也曾私下找她聊过。

她并没有批评李梓萌,而是告诉她:“你才三十岁,坐上这个位置,是观众对你的信任,也是你最大的挑战。

大家不是不喜欢你,而是对你还不够熟悉,所以容易挑毛病。”

此后,李梓萌在化妆台上常年放着一本手写的“易错字笔记”,时刻提醒自己。

这份严谨的工作精神,让网友对他有了很大的改观。

有一次突发新闻稿在开播前几十秒才被送上来,李梓萌几乎没有时间预读稿件,直接拿起来就播。

整整八分钟,她一字不差、节奏分明,连导播都忍不住称赞,而她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在事业成功后,48岁的她至今单身未婚,让父母“操碎心”。

她的好友、“月亮姐姐”曾一度为她着急到公开在朋友圈“征婚”,希望帮她寻一良缘。

但令人意外的是,那条征婚动态发出去后,竟然“无人敢问”。

不是因为她不够好,而是她太出众,反倒让人望而却步。

不过,对于李梓萌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

她不排斥爱情,也从未抗拒婚姻,但她更看重的是精神契合和彼此尊重。

她选择独居、选择租房,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她更享受那种不被束缚、自由掌控节奏的生活。

她的人生看似“晚熟”,其实是另一种沉稳的清醒。

这种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值得大家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娱乐   贷款   好友   口误   新闻联播   网友   工作   惊讶   错字   新闻   劳动节   节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