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里楚云飞一句:“山西菜上不得台面”,让很多山西人彻底破防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很少看到山西的餐馆。
山西,其实是一个很有历史传承的地方,晋商更是曾经的王者,山西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饮食传统。
但是如果让山西的晋菜,跟川菜、粤菜、赣菜甚至是安徽菜相比,晋菜却显得默默无闻,甚至在北上广深里很难找到一家晋菜餐馆。
那么这就让人非常好奇,明明山西美食文化丰富,但是为啥晋菜走不出山西呢?直到我最近去山西太原吃一趟,我才悟了:4点太扎心。
一、没有过硬的代表菜
谈到粤菜,大家会想到白切鸡,谈到湘菜,会想到剁椒鱼头,谈到川菜会想到麻婆豆腐,谈到闽菜会想到佛跳墙,那么大家谈到晋菜时,却是一脸懵圈,想不出有啥代表菜。
山西菜以面食和小吃见长,但真正能作为“晋菜代表”的硬菜却寥寥无几,例如,过油肉、糖醋丸子、刀削面等虽在本地受欢迎。
但却没有走出外面,而且缺乏独特性,反观其他菜系,如东北有锅包肉、西北有羊肉泡馍,都能瞬间唤起食客的记忆,而晋菜却缺少这种“爆款单品”,导致在外省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面食喧宾夺主,菜系定位模糊
山西是“面食之乡”,刀削面、莜面栲栳栳、剔尖等面食种类繁多,但这也导致晋菜被片面地理解为“面食套餐”。
在太原的餐馆里,菜单上往往面食占半壁江山,而炒菜、炖菜等反而成了配角。这种过度依赖面食的现象,使得晋菜在外省人眼中成了“主食为主、菜肴为辅”的另类存在。
例如,外地人提到山西菜,第一反应是面食,是小吃,而不是炒菜,这种定位模糊性,让晋菜在与其他菜系竞争时处于劣势。
三、食材较少,地域局限性强
晋菜的食材选择相对单一,主要以本地常见的猪肉、羊肉、土豆、白菜等为主,缺乏海鲜、珍稀菌类或其他高附加值食材。
这种地域局限性,使得晋菜在创新和高端化上举步维艰,例如,过油肉、烩菜等传统菜品的食材组合较为简单,难以吸引追求多样性和新鲜感的外省食客。
相比之下,粤菜选用鲍参翅肚、川菜融合各地食材,晋菜却固守本土,未能通过食材升级来提升菜系的吸引力和适应性。
四、口味单一
山西人爱醋,晋菜中醋的使用频率极高,如老醋花生、醋溜白菜、糖醋菜肴等,虽然醋能提鲜开胃,但过度依赖酸味,使得晋菜的整体口味趋于单一,缺乏麻辣、鲜香、甜咸等多元层次。
外地食客可能一时新鲜,但长期容易味觉疲劳,例如,在太原尝试多家餐馆后,我发现许多菜品的味型雷同,酸味主导而其他风味不足。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美食,山西也是如此,对于山西人而言,自己喜欢吃的那就是全天下最美味的,至于晋菜能否走出山西,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