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妈,您最近怎么总咳嗽,是感冒了吗?”
“不是感冒,一到换季我就喘不过气来。早上一开窗,那冷风一吹,嗓子就开始痒,咳得停不下来。”
71岁的刘阿姨每到秋冬交替时节,总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嗓子干、胸口闷、有痰难咳出,有时候晚上还咳到睡不着。

她总以为是“上火”了,就喝点凉茶、吃点水果降火,结果症状越来越重,后来竟发展成了慢性支气管炎加重。
医生提醒她:“这不是上火,而是‘肺气虚寒’。尤其是立冬之后的70天,是最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期’,不注意保暖和调养,小问题也可能发展成肺炎、哮喘。”
很多人都以为冬天要保的是“肾”,其实对于呼吸系统功能逐年下降的中老年人来说,冬天首先要护的,是肺!

而立冬这一天,正是转变调养策略的关键时间节点。民间常说‘立冬不补,春天打虎也无力’,更说明了入冬前调养的重要性。
从今天开始的70天,是中医所说的“冬藏”之始,也是肺气最容易受到寒邪侵扰的时期。若想顺利越冬、远离反复咳嗽、胸闷气短,一定要记住两件事:暖肺 + 润肺。
很多中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喉咙卡卡的”,或是夜里睡觉突然被咳醒,却查不出感冒发烧,常被误以为是“慢性咽炎”或者“年龄大了正常”。其实,这很可能是“肺气失宣”引起的外寒内燥综合表现。

为什么说“冬天伤肺”?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冬三月,此为闭藏”,意思是冬天人体的阳气趋于内守,外界寒冷侵袭易入肺经。而肺主呼吸、喜润恶燥,是最怕“冷”和“干”的脏器之一。
现代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
同时,供暖环境干燥、频繁进出空调房、早晚温差大,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裂、纤毛运动受阻,使病毒更易入侵。

“肺出问题”,往往从这些小症状开始:
如果不加干预,肺功能会在一个冬季中逐步削弱,等到来年春季,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冒、气短、乏力。
早起咳嗽缓解,痰少且清亮
不少人清晨起床后习惯一阵猛咳,甚至吐痰费力。若能在冬天持续做好肺部调养,随着气道黏膜修复、纤毛功能增强,痰液可由黄黏转为白稀,量也显著减少。
数据参考:中国呼吸健康研究指出,每日坚持喝润肺茶+温敷肺腧穴3周后,慢性咳嗽频次平均下降43%。

抵抗力提升,感冒次数减少
肺为“娇脏”,一伤则牵全身。调养好肺气,相当于加强了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呼吸道屏障。冬季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咽炎、支气管炎等发病率可明显下降。
案例显示:某社康中心跟踪120位高龄慢阻肺患者发现,坚持冬季规律调养的老人,其春季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率下降近40%。
夜间睡眠安稳,减少憋醒与气促
肺气虚的人,夜间易出现“睡着后咳醒”“仰卧时气促”等问题。调理后,肺泡通气功能改善,呼吸更深、更顺,夜间交感神经不再过度兴奋,睡眠自然也更好。

第一招:暖肺——“内热+外护”,从里到外温补肺气
肺气怕冷,尤其怕“骤冷”。
外护肺:三暖三不冻

内补肺:食养为先
提醒:不要盲目进补羊肉火锅、辣椒等燥热之品,尤其是“肺热痰黄”者,反而可能加重症状。
第二招:润肺——饮食+按摩+环境调整同步进行
饮食润肺:

穴位按摩:
环境润肺:

医学普遍认为,立冬是肺部调养的“黄金起点”。从今天起的70天,不仅关乎你这个冬天是否安稳过,还关系到来年春季的“健康底子”。
肺的调养没有“立竿见影”,但只要坚持这两件事——“暖肺”“润肺”,每天都做一点点,不仅咳嗽能缓解,整个身体的状态都会更稳、更强。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从今天立冬开始,不妨试试这两个简单的改变,也许春天来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冬天,不再难熬了。
如您近段时间频繁咳嗽、气短、喉咙干痒不适,建议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和指导。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诊疗建议。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阻肺患者中医调养实践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肺气虚寒证与中老年咳嗽发作相关性分析》 河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老年人肺功能与生活方式关系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