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点历史赵富贵
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
1973年6月,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水晶灯下,基辛格领着1米93的妻子南希走进会见厅。
毛主席望着这位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美国夫人,突然笑着拍拍沙发扶手:她比你高。
在场翻译愣了半秒,基辛格夫妇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谁能想到,在冷战阴云密布的时刻,这句看似随意的调侃,竟让剑拔弩张的外交场瞬间热络起来?
毛主席接下来又说了什么,能让基辛格在多年后坦言说那天晚上是让他改变对中国看法的重要一晚?
«——【·身高差里的幽默外交·】——»
1973年6月22日,毛主席穿着浅灰色的中山装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里等待着基辛格夫妇。
当大门推开,南希弯腰进门的瞬间,屋里气氛有点微妙,她穿着墨绿色连衣裙,脚踩高跟鞋,站在那里身高要比毛主席还高半个头。
基辛格赶紧介绍:这是我的妻子南希。
南希伸手时还有点紧张,没想到毛主席握着她的手笑眯眯地说:南希女士比你高。
翻译刚说完这一句话,基辛格先笑开了,他知道毛主席为了缓和气氛:是身体还是智慧?
南希愣了一下,随即也明白了毛主席是在炒热气氛跟着大家一起笑着坐下来。
双方从中美关系聊到家常,南希笑着看向毛主席:您让我觉得中国一点都不陌生。
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腿微微地动了动,膝盖总能碰到桌子。
毛主席指了指她的高跟鞋:可别让这鞋子磨破了脚,下次来穿我们的布鞋,舒服。
南希的高跟鞋还没从脚边挪开,毛主席已经把话题转到了国际局势。他指了指基辛格的领带,突然问:“博士,你这条领带是条纹的,是不是想‘条条大路通罗马’?”
基辛格低头看了眼领带,笑了:毛主席,我更想‘条条大路通北京’。
这话让毛主席点点头,随手摸出烟盒:抽烟的人都知道,烟要一口一口抽,路要一步一步走。中美关系,急不得。
«——【·毛主席用家常话下了盘大棋·】——»
聊到苏联时,毛主席突然问南希:你在美国,听说过‘北极熊’吗?
南希愣了一下,回答:听说过,是指苏联吗?
毛主席笑着摆摆手:不是指熊,是指他们的脾气——又凶又倔,老想往别人家里钻。
他转头对基辛格说:你们美国呢,有时候像个牛仔,扛着枪到处晃悠。
我看啊,这世界就像个大牧场,牛仔和北极熊要是打起来,遭殃的是牧场里的牛羊。
基辛格听懂了隐喻,接过话茬:所以我们需要‘牧场管理员’来维持秩序。
毛主席摇摇头:哪有什么管理员,大家都是牧场的主人,各管各的草场,互不干涉,才是正理。
说到中国的“乒乓外交”,毛主席指了指南希的手:听说你会打乒乓球?
南希摇摇头:打得不好。
毛主席假装严肃:那可不行!乒乓球是我们的‘友好使者’,下次带副球拍来,我让邓颖超陪你打。
基辛格开玩笑:毛主席,您这是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中美友谊啊!
毛主席却认真地说:国与国的关系,就像年轻人谈恋爱,得先聊得来,才能走得近。乒乓能聊,国家大事能聊,甚至家长里短都能聊,最怕的是隔着墙喊话,听不清,也谈不拢。
会见结束前,毛主席送给南希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双绣着牡丹的中式布鞋。
他指着鞋说:“别小看这玩意儿,比高跟鞋舒服,还接地气。你们美国不是有句话叫‘脚踏实地’吗?咱们两国打交道,就得‘脚踏实地’。”
南希接过鞋,当场脱下高跟鞋,把脚塞进布鞋里:嗯,确实舒服。
毛主席哈哈大笑:这就对了,穿着舒服,路才能走得远。南希回到美国后,真的把那双布鞋摆在客厅显眼处,逢人就介绍这是中国的‘和平鞋’,穿上它,心里就踏实。
«——【·一场会见种下的外交种子·】——»
毛主席送的那双布鞋,成了基辛格家的“明星展品”。
南希后来回忆,有次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来做客,盯着布鞋问来由,南希故意说:穿上它,跟中国人说话都更顺溜。
此后,那双鞋的故事,也跟着基辛格的外交行程,成了中美民间交流的趣谈。
后来基辛格也特地在回忆录里面记录了当年和毛主席会面的事。
他说自己当时踏入那间朴素却庄重的会见厅时,目光一瞬间就被坐在一旁的毛主席吸引。
那个时候的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虽然身形清瘦,但是全身上下依旧散发着让人没有办法忽视的强大气场。
毛主席的眼神深邃而睿智,嘴角挂着的微笑,带着洞悉一切的淡然与从容。
基辛格看见毛主席身后还站了几名助手,但交谈时,毛主席虽说话有些吃力,可思维却依旧非常敏捷,谈到的所有的问题都一针见血。
毛主席用通俗易懂又不失诙谐的语言,谈论着国际局势,时而引用孔子语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外交智慧完美融合,让基辛格惊叹不已。
在讨论台湾问题时,毛主席半开玩笑地提到蒋介石,看似随意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深意,让基辛格回去后反复琢磨,才明白其中台湾是中国内政的态度。
这次会面结束后,基辛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感慨毛主席不仅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更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巨人。
这种压倒一切的魄力,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非凡的智慧,是基辛格在世界其他领导人身上从未感受过的。
这次会面,也成为基辛格外交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 。
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美关系依旧是全球关注焦点,这次再把目光放到当年那次会面上。
毛主席展现的战略眼光与外交智慧,为两国关系打好了基石,当下,中美需传承这种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精神,以对话代替对抗,用合作取代竞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参考资料:
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基辛格的“波罗行动”——外交部2021-6-23 10:27
基辛格:习近平是最杰出的中国领导人之一2015-09-14 10:54 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