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一到天凉的时候,不少家长都会发现,娃的脾胃好像突然变 “娇气” 了 —— 要么吃几口饭就说肚子胀,要么稍微吹点风就没精神,抵抗力也跟着往下掉,时不时要操心小不舒服的事。其实这不是娃故意 “闹脾气”,天气转凉后,脾胃容易被寒气影响,而咱们常说 “脾胃为后天之本”,娃的成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日常活动的力气,甚至抵抗力的好坏,都和脾胃的状态紧紧连在一起。
这时候就得多上点心,先从饮食上调整:寒凉食物一定要少给娃碰,像西瓜、梨、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冷饮,能避就避,避免脾胃再受刺激;反而要多选温热、易消化的餐食,慢慢把脾胃养得结实些,体质跟着强了,秋冬季节自然能少遭罪。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3 道我家常给娃做的暖身餐,每道都用常见食材搭配,既能驱寒暖身,又能帮着养脾胃、提免疫力,做法也不复杂,新手家长跟着做也能上手。
板栗红枣菌菇鸡汤:温补气血,给免疫力加把劲
秋冬季节,娃需要更多能量抵御寒气,这道汤喝着温乎,还能补营养,我家娃每周都会喝 1-2 次,喝完手脚都能暖好一会儿,整个人看着也有精神。

准备的食材很简单:板栗 10 颗、红枣 4 颗、干香菇 5 朵、鸡肉半只、莲子 15 克、生姜 2 片、枸杞 10 克。如果娃才 1-3 岁,所有食材的用量都要减半,避免一次吃太多给脾胃添负担。
做法分三步,新手也能轻松掌握:第一步先处理食材,干香菇和莲子用温水泡软,莲子要记得去芯,不然煮出来会带点苦味;板栗剥壳后切成两半,方便煮透;鸡肉冷水下锅,加少许姜片煮几分钟,把表面的血沫撇掉,这样煮出来的汤不腥;第二步热锅放一点点油,把焯好水的鸡肉和泡软的香菇放进去炒香,接着倒进汤锅,加足量开水,转小火慢慢炖 40 分钟,让鸡肉的鲜味充分炖出来;第三步把板栗、莲子放进汤里,继续炖 20 分钟,最后加红枣、枸杞焖 10 分钟,放少许盐调味就行,不用加太多调料,突出食材本身的鲜气。

这道汤的食材搭配藏着不少好处:板栗是秋天的应季食材,吃着温乎,还能帮着养脾胃,里面的维生素 C 和矿物质也多,对增强体质有帮助;鸡肉是优质蛋白的好来源,吃着不油腻,还能给娃补能量,搭配香菇一起,香菇里的营养成分能帮着提升免疫力;红枣和枸杞自带甜味,不用额外加糖就有自然的甜香,还能补气血,生姜则能驱散寒气,让汤喝着更暖胃。
想让营养更全面,还能给汤做 “升级”:搭配一碗杂粮饭或者煮点面条,组成 “蛋白质 + 碳水” 的组合,学龄期的娃吃这个当午餐,下午上课也有精神;如果娃还小,3 岁以下,就把板栗压成泥,鸡肉撕成小块,避免噎到,方便咀嚼和消化。
这道汤尤其适合体质偏寒、平时容易累的娃,每周喝 1-2 次,既能帮着抵御凉意,又能让脾胃舒服,吃着安心又健康。
山药时蔬瘦肉粥:健脾益胃,让消化少费力
天凉后,很多娃会没胃口,要么吃点东西就积食,这时候我就会煮这道粥。粥本身软烂好消化,搭配山药和蔬菜,既能养脾胃,又能补充维生素,不管是当早餐还是晚餐,娃都愿意吃。

准备的食材都是家常的:铁棍山药 1 段、瘦肉末 50 克、大米 1 杯、胡萝卜半根、玉米 1 小段、红枣 3 颗(一定要去核,避免卡到娃)。
做法提前做好准备更省时间:大米提前泡 30 分钟,煮出来的粥会更软烂;山药去皮后拍碎(不用切太碎,拍碎的山药煮出来更绵密),胡萝卜、玉米切成小丁,方便娃咀嚼;接着把泡好的大米和山药放进锅里,加足量水,煮 30 分钟,直到大米煮开花、山药变绵;另起一个小锅,放一点点油,把瘦肉末炒香,再加入胡萝卜丁、玉米丁一起炒,炒到肉末变色、蔬菜断生就行,这样能让食材更香;最后把炒好的肉末和蔬菜倒进粥里,加入红枣碎,再焖 2 分钟,放少许盐调味,一碗香喷喷的粥就做好了。

这道粥的好处全在食材里:铁棍山药是养脾胃的好食材,里面的黏液吃着滑滑的,能帮着保护胃黏膜,娃脾胃虚弱、容易积食的时候吃,消化会轻松很多;瘦肉末能补充铁和锌,避免娃天凉后因为营养不够没力气,还能帮着补充成长需要的营养;胡萝卜和玉米里的膳食纤维多,能帮着促进肠道蠕动,让娃排便更顺畅,胡萝卜里的营养还对眼睛好;红枣自带甜味,不用额外加糖,就能让粥的味道更丰富,娃也更爱喝。
根据娃的情况调整,还能让粥的营养更贴合需求:如果想多补点维生素,就煮好粥后撒点切碎的小青菜,稍微焖一下就行;1 岁以下的小宝宝,把粥打成泥,就能当辅食吃,营养密度高,还不用担心消化问题;平时可以搭配一小杯常温酸奶,帮着平衡肠道里的菌群,消化会更顺畅。
这道粥特别适合没胃口、消化不良,或者刚恢复精神的娃,吃着温和不刺激,脾胃没负担,还能慢慢把体力补回来。
冬瓜丸子汤:清热利湿,平衡身体燥气
天凉后,娃穿得厚,吃的又偏温补,容易出现口干舌燥、排便费劲的情况,这道冬瓜丸子汤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冬瓜清清爽爽,搭配丸子补充营养,还能平衡身体的燥气,喝着不油腻,娃也不抗拒。

需要的食材很常见:冬瓜 200 克、猪肉末 200 克、生姜 1 小块、小葱 1 根、香菜少许(娃不爱吃香菜可以不放)。
做法分三步,重点在丸子的口感:第一步先调丸子馅,猪肉末里加少许生抽、蚝油、淀粉,再把生姜和小葱泡成葱姜水,分几次倒进肉末里,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肉末变得有黏性,这样做出来的丸子 Q 弹不柴;第二步把冬瓜切成薄片,热锅后放少许油,把姜片爆香,加足量水烧开,转小火后,用手把肉末挤成小丸子,一个个放进锅里,避免粘连;第三步等丸子浮起来,说明已经熟了,再放进冬瓜片,煮到冬瓜变软、变透明,放少许盐调味,最后撒上葱花或香菜,一碗清淡又鲜美的汤就好了。

这道汤的搭配很巧妙:冬瓜看着清爽,虽然本身偏凉,但搭配了生姜,就能中和掉凉性,喝着不刺激脾胃,还能帮着清热、利水,天凉后娃容易口干舌燥,喝这个汤能缓解燥气;猪肉末做的丸子能补充能量,还能帮着滋润身体,避免娃因为天气干燥不舒服;葱姜水不仅能给丸子去腥味,还能驱寒理气,让娃喝了不容易腹胀。
想让汤的营养更丰富,还能灵活调整:喜欢鲜一点的味道,可以加几朵泡好的香菇或木耳,和丸子一起煮,鲜味更足;如果娃对猪肉敏感,或者想换口味,用豆腐代替猪肉末,做成 “冬瓜豆腐汤”,口感软嫩,也很适合娃吃;平时搭配一个全麦馒头,就是 “低脂蛋白 + 粗粮” 的组合,吃着饱饱的,还不用担心消化负担。
这道汤适合内热重、容易排便不畅的娃,每周喝 2-3 次,能帮着缓解秋燥带来的不舒服,让身体保持清爽的状态。
秋冬养娃饮食:记住这几个小原则
除了这 3 道食谱,天凉后给娃安排饮食,还有几个小原则要记住,照着做能让脾胃养护更有效。
首先是温热为主:给娃吃的东西尽量是温乎的,别直接吃凉的。水果可以蒸热了再吃,比如苹果、梨蒸软后,不仅不刺激脾胃,还能保留营养;酸奶从冰箱拿出来后,放常温一段时间再给娃喝,避免凉的食物让脾胃 “受凉”。
其次是少食多餐:娃的脾胃功能还没发育好,一次吃太多容易负担重。可以每天安排 5-6 餐,除了三餐正餐,上午和下午各加一次加餐,比如一小块蒸南瓜、一杯温牛奶,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让脾胃累着。
然后是看体质调整:每个娃的体质不一样,饮食也要灵活变。如果娃平时怕冷、手脚容易凉,就多放些生姜、红枣在饭菜里,帮着驱寒;如果娃容易出汗、经常排便不畅,就少给娃吃油腻的肉类,多吃点冬瓜、丝瓜这类清爽的食材,偶尔喝碗绿豆汤,帮着平衡身体状态。
最后是注意过敏防护:给娃尝试新食材时,一定要少量,先吃一点点,观察 24 小时,如果没出现皮疹、腹泻这些不舒服,再慢慢加量;如果娃对鸡肉过敏,就用鱼肉或豆腐代替;对坚果敏感,就别在饭菜里加核桃、花生,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除了吃,这些小方法也能帮娃养脾胃
养脾胃不只是靠吃,平时一些简单的小方法,也能帮娃调理脾胃,还能增进亲子互动。
比如捏脊:每天早上娃起床后,让娃趴在床上,从腰后面的尾椎骨开始,慢慢往上捏到颈部,一共捏 5 遍。动作要轻,别太用力,这样能帮着促进脾胃运化,坚持一段时间,娃的消化会越来越好,体质也会跟着增强。
还有穴位按摩: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给娃按揉足三里和脾俞穴。足三里在膝盖下面 3 寸的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第 11 胸椎旁边一点的位置,每次按揉 1-2 分钟,每天 1-2 次,按的时候力度要轻,让娃感觉舒服就行,能帮着养脾胃、强体质。
如果娃满 3 岁,想试试更温和的调理,也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隔姜的方式温和护理中脘穴(在肚脐上面 4 寸的位置),每周 2 次,每次 5 分钟就够,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别自己随便操作,避免让娃不舒服。
其实养娃的脾胃不用太复杂,关键是找对方法 —— 选对温乎、好消化的食材,做好日常的小护理,根据娃的情况灵活调整。把这些小事坚持下来,娃的脾胃会越来越结实,免疫力也会跟着增强,秋冬季节就能少生病、少折腾,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如果娃长期没胃口、消化不好,或者有其他不舒服,也别自己琢磨,及时咨询专业人士,让娃能得到更合适的调理。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