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作者丨DW
近日,喜茶“殉葬风”页面引发热议。点开喜茶小程序,迎接消费者的并非诱人图片,而是一片极简的黑白色调,被网友直指酷似“殉葬风”,大呼“太晦气”。
喜茶门店及客服解释称,黑白设计是为配合新品“碎银子糯糯”(以云南黑金普洱茶为基底)的统一视觉方案。
这场突如其来的“阴间设计”迅速点燃了舆论。有网友直言“瞬间都不想喝了”,更网友一针见血地辣评:“它好像忘了自己叫喜茶。”有网友称:“我觉得挺好喝。”亦有网友说:“既然都这么说,那我高低得尝尝,主打一个不信邪。”
(图源:官方小程序)
然而,线上的舆论风暴似乎并未影响到线下销售。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致电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喜茶门店,员工表示:“碎银子这款新产品一直正常销售,卖得挺好的”,对于顾客是否感到晦气则回应“不清楚”。当被问及是否会因争议下架该产品时,对方同样以“不清楚”作答。
此后,凤凰网财经再次致电喜茶官方客服,对方一直在忙线中,并未接通。
01
品牌为何屡次爱上“阴间设计”?
这已不是喜茶第一次因“阴间设计”引发讨论,就在今年9月,其新品“咸酪泰奶冰”的包装因与祭祀用的金银纸钱极为相似而登上热搜。
随着“咸酪泰奶冰”上市,网友们的创意调侃如潮水般涌来。“好喝到去世原来是这个意思”“喝泰奶见太奶”等段子在社交媒体上扩散。尤其在中元节即将到来之际,该饮品更被戏称为“拜祖先专用贡品”。
(图源:小红书)
有网友甚至晒出将饮品与金银纸同框的照片,调侃其“自带招魂buff”;更有甚者调侃“买两杯祭祖”,将这场包装争议彻底引爆。
尽管官方称设计灵感来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绘画”风格,但在消费者眼中却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喜茶并非首个玩转“负能量营销”的茶饮品牌。早在2017年,一家名为“丧茶”的奶茶店就以快闪店形式亮相上海,凭借“丧文化”一战成名。
从“丧茶”的昙花一现,到“喜茶”的屡试不爽;从“殡葬风”包装到极简黑白页面,品牌们究竟为何对这类“阴间美学”如此着迷?
(图源:小红书)
在茶饮这片早已杀成红海的市场,注意力就是最稀缺的资源。当所有品牌都在高喊“小确幸”、贩卖“正能量”时,反其道而行的“负能量”营销,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反而能激起最大的涟漪。
面对“内卷”的社会压力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年轻人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而“丧文化”,以其自嘲、解构的姿态,或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了一剂精神上的“安慰剂”和情绪上的“安全阀”。
然而,这种预设不仅没能引发好的宣传效果,反而让品牌陷入了争议的境地。
02
喜茶,也卷不动了?
前几年,喜茶是当之无愧的“顶流”。买一杯奶茶,排队数小时是常态,门店门口挤满的外卖小哥,是其鼎盛时期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如今,盛况不再,人们讨论它,似乎更多是关于它又推出了什么营销噱头。
喜茶的故事始于2012年的广东江门。19岁的聂云宸在一条小巷里创立了“皇茶ROYALTEA”,并凭借首创的“芝士奶盖茶”引爆了市场。他坚持使用真牛乳、原叶茶和新鲜水果,与传统粉末勾兑的奶茶划清了界限,开创了“新茶饮时代”。
2016年,因商标问题,“皇茶”全面升级为“喜茶”,并喊出“一杯喜茶,激发一份灵感”的口号,品牌形象愈发清晰。
真正的巅峰在2018年到来,售价26元的“多肉葡萄”一炮而红。消费者为那“颗颗手剥”的惊艳口感甘愿排队数个小时,喜茶也因此成功塑造了“买得起星巴克,也喝得起喜茶”的高端品牌形象。
喜茶的崛起,吸引了资本的蜂拥而至。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等亿元级投资;2021年,更是以5亿美元的融资刷新行业纪录,估值高达600亿元。
在资本的助推下,喜茶开启了全国扩张的步伐。从上海来福士首店引发的现象级排队,到陆续进驻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喜茶凭借直营模式,将高端门店的体验做到了极致。然而,直营模式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有限的扩张速度。
当竞争对手们以加盟模式疯狂“跑马圈地”时,喜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11月。为了打破增长瓶颈,喜茶做出了两个关键决定:一是主动降价,宣布全线产品价格控制在30元以下;二是全面开放加盟。这被视为其进军下沉市场的“先行战略”,意图通过规模优势,与蜜雪冰城等平价品牌一较高下。
然而,下沉市场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残酷。开放加盟虽然带来了短暂的门店激增,但喜茶不仅面临蜜雪冰城的极致低价挤压,其高端品牌形象也在快速扩张中被稀释。与此同时,成本上升、品控风险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2023年5月,喜茶因饮品混有异物被天津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此前多次被曝饮品检测出微生物污染、顾客饮用后洗胃等问题。
2025年2月,喜茶打响了奶茶界的“反内卷第一枪”。其在内部信中宣布暂停开放加盟,拒绝“低价内卷”,要回归用户与品牌。这距离其开放加盟尚不足三年。
聂云宸曾说:“很多品牌不是死在扩张的速度上,而是死在最后势能不够。”他也曾表示,品牌才是核心,它不仅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核心的壁垒。
从直营高端的神坛走下,经历了下沉市场的“肉搏”后,喜茶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然而,市场已今非昔比。当竞争对手奈雪的茶率先成为“全球茶饮第一股”后,喜茶的上市之路仍显迷雾。
涨价,能买回高端的“灵魂”吗? 当2018年那份“造神”的惊喜感已然消散,2025年的消费者,还会为它的“灵感”与“故事”,心甘情愿地排队买单吗?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