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定发布】
立冬后气温骤降,儿童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且此时阳气潜藏、阴气渐盛,适当进补能增强免疫力、为来年生长储备能量。但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能力较弱,切忌 “大补特补”,需遵循三大原则:
一、总原则
(比“补品”更重要)
● 优先“均衡饮食 + 规律作息 + 户外活动”,而不是依赖昂贵补品。
● 目标是“温暖、易消化、营养密度高”,不过咸、不过甜、不过油。
● 食材尽量选择当季:根茎类、南瓜、红薯、山药、莲藕、时令绿叶菜、柑橘类、苹果、梨,以及鱼禽肉蛋奶与大豆制品。
● 少食多餐,汤羹/粥/炖菜更易消化吸收;注意保暖与补水。
二、立冬后营养重点与建议量
(参考范围)
◆ 优质蛋白:生长与免疫的基础
每日:鱼/禽/瘦肉合计约50–100g(熟重),鸡蛋1个,奶类300–500 ml或等钙制品;大豆制品1份(如豆腐100 g/豆浆200 ml,二选一搭配)
◆ 维生素A+D:保护呼吸道与骨骼
每日有色蔬菜(胡萝卜、南瓜、菠菜)+奶类;秋冬日照弱时,3岁以上儿童可补充维D 400–800 IU/天(具体遵医嘱)
◆ 铁与锌:预防贫血、支持免疫与食欲
动物肝少量且不过频(如猪肝每周不超过1次、25–50 g),红肉瘦牛/瘦猪适量;与富含维C食物同食促进吸收
◆ Omega-3:抗炎、助视力与大脑
每周2–3次深海鱼(鲑鱼、鳕鱼、沙丁鱼等),每次40–80 g
◆ 膳食纤维与益生元:护肠道免疫
每日2–3种蔬菜(总量约250–400 g)+1–2份水果(约200–300 g),加上全谷/杂豆
◆ 健康脂肪:冷天能量与保温
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轮换;坚果每日5–10 g(学龄前需磨碎防呛)
三、当季推荐食材与做法
◆ 汤/炖:
• 羊肉白萝卜汤(温补不燥)
• 鸡茸菌菇豆腐汤(优蛋白+维D)
• 莲藕牛腱汤(铁+胶原)
◆ 粥/主食:
• 山药小米南瓜粥(易消化、暖胃)
• 红枣燕麦粥(少糖版,维生素与膳食纤维)
• 杂粮饭(糙米:白米=1:2,配少量红豆/薏米)
◆ 热菜:
• 清蒸鱼/煎三文鱼(少油)
• 胡萝卜土豆炖牛肉、芦笋炒鸡丁、菠菜炒蛋
◆ 小食/加餐:
• 无糖酸奶+时令水果/自制水果燕麦杯
• 黑芝麻核桃糊(低糖版;学龄前磨得细)
• 烤南瓜条、烤红薯
◆ 甜品与润燥:
• 冰糖雪梨银耳羹(少糖,感冒咽干时可少量)
• 百合莲子羹(助眠,注意对坚果/种子过敏者)
四、不同年龄段推荐食补方案
3-6岁儿童:护脾胃、防积食
• 推荐食材:小米、南瓜、山药、鸡肉、鲈鱼、胡萝卜、白菜(例:山药小米粥(健脾养胃)、清蒸鲈鱼(补充优质蛋白)、鸡肉蔬菜丸(易消化))
• 禁忌提醒:避免过量食用坚果、油炸食品,睡前 1 小时不进食,防止积食影响睡眠。
7-12 岁学龄儿童:补能量,强免疫
• 推荐食材:牛肉、鸡蛋、豆腐、菠菜、橙子、核桃、黑豆(例:萝卜牛肉汤(温补暖身)、豆腐鸡蛋羹(补充蛋白质)、黑豆核桃糊(益智补脑))
• 搭配技巧:每餐保证 “1 份主食 + 1 份优质蛋白 + 2 份蔬菜”,每周吃 2-3 次深海鱼(如三文鱼),补充 DHA 和维生素 D。
13-16 岁青少年:助生长,补气血
• 推荐食材:瘦肉、排骨、鸭血、西兰花、猕猴桃、黑芝麻、红枣(例:红枣排骨汤(补气血)、鸭血豆腐汤(补铁防贫血)、黑芝麻糊(补钙促骨骼发育))
• 注意事项:避免因进补过量导致肥胖,控制甜食、饮料摄入,每日保证 300ml 牛奶或奶制品。
五、常见情况如何“对症补”
◆ 容易感冒/呼吸道问题:保证蛋白与能量,足量蔬果和乳制品;可加深海鱼;规律睡眠和维D;按时接种流感疫苗(遵医嘱)。
◆ 挑食:一餐一两样新食材、小份多次暴露;参与备餐;避免进食前大量零食和甜饮。
◆ 贫血倾向:每周2–3次红肉或肝(肝少量);配维C蔬果;避免餐中浓茶/咖啡。
◆ 体重偏高:控制甜饮与高糖汤羹;优先蒸煮炖、增加蔬菜体积;保证运动。
◆ 湿疹/过敏:新增食材遵循“少量—单一—观察3天”;坚果磨细或做酱;海鲜先从低致敏品种少量尝试。
六、误区与不推荐
◆ 不建议把“补品”当刚需: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阿胶、燕窝、蜂王浆等对儿童缺乏明确益处,性味偏烈或糖分高,价格高且可能有安全风险,不推荐常规使用。
◆ 蛋白粉、维生素补充剂等不能替代天然食物,长期依赖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应优先通过三餐获取营养,仅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 红枣桂圆等甜汤当水喝、长期高糖饮食,会增加龋齿与肥胖风险。
◆ 进补≠大鱼大肉:油脂、嘌呤负担加重,易“上火”或消化不良。
◆ 感冒发热期不宜大补,清淡易消化、充足补水为主。
七、生活方式一起“补”
◆ 保暖但不捂汗:室温18~22℃、湿度40~60%。
◆ 户外活动≥1小时/天(有条件晒太阳更好)。
◆ 睡眠充足:学龄前10~13小时,学龄期9~11小时。
◆ 手卫生与咳嗽礼仪,减少交叉感染。
◆ 干燥季节注意饮水:温水、清汤、淡茶替代含糖饮料。
八、何时需要就医评估
◆ 体重或身高增长明显放缓/下滑
◆ 反复感染、长期挑食或胃口差
◆ 贫血、维生素D缺乏、食物过敏/湿疹等需要个体化方案
◆ 有基础病(如心肾、代谢性疾病)需专科指导
来源: 昆明市儿童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