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近日,湖南天气可以说不是“降温”,而是“速冻”。对老年朋友而言,这样的骤冷天气就像“冷气偷袭”,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犯老病、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面对这场“速冻式”降温,老年人该如何应对?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袁春云为老年朋友支招。
气温突然下降、早晚温差拉大、湿冷加剧,这是湖南的典型特征。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低温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旦受寒,就可能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关节酸痛、胃胀胃寒等不适。因此,天气一“速冻”,老年人就更要学会“未寒先防”,提前为身体筑起防线。
(▲AI图)
老年人保暖的关键不在于“穿得多”,而在于“穿得对”。最科学的方式是“洋葱式穿衣法”,即多层叠加,方便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贴身一层选透气吸汗的棉质内衣,中间一层加羊毛衫或抓绒衣,外层选择防风保暖的外套。
中医有“寒从脚起”之说,脚部温暖,全身气血才流通。家中若地面冰冷,可穿防滑保暖鞋或使用地毯,防止“冷从地起”。
(▲AI图)
中医讲“胃为后天之本”,天一冷,很多老人容易出现胃寒、食欲差的情况。此时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少吃生冷寒凉食物,多吃一些温热的食材来扶助阳气、增强抵抗力。可以多选用羊肉、牛肉、鸡肉、山药、红枣、生姜、桂圆、枸杞等食物,既能补气养血,又能温阳祛寒。
(▲AI图)
湖南人喜欢吃辣,适当的辣味确实能“暖身”,但要注意不过量,以免刺激肠胃。建议少油、少盐,均衡搭配蔬菜和蛋白质,既防寒又养胃。
天气一冷,不少老年人就“宅”在家中,裹着棉衣不愿动。其实,适当活动反而能让身体产热、增强循环、防止受寒。
可选择一些舒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运动时间可安排在阳光较好的上午9点到11点,地点最好选在避风处。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及时更换湿衣,避免着凉。
(▲AI图)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活动不便或卧床的老年人,同样可以进行被动或简易运动。家属可帮助患者进行卧位肢体被动锻炼,如屈伸上下肢、轻柔旋转关节、按摩四肢肌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
若能坐起,也可尝试坐位运动,如抬脚、提膝、甩臂、肩部绕圈等小幅度动作,每次10~15分钟即可。这些“微运动”,虽然幅度不大,却能有效改善气血运行,让身体“暖”起来、精神“活”起来。
中医认为“寒主收引”,寒邪入体会导致经络不畅、气血凝滞,因此“温经散寒”是关键。
1. 艾灸是一年四季养生的好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帮助温阳补肾、强身固本。
2. 泡脚则是最实用的“全民保健法”。每天晚上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加入几片生姜或艾叶,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睡眠。
(▲AI图)
3. 泡完脚后可轻轻按摩脚底涌泉穴,有补肾固精、延缓衰老的作用。
4. 此外,还可在家中常按足三里、合谷、太溪等穴位,帮助提升免疫力、调和气血。
老年病科主任袁春云提醒:湖南的这波寒潮来得快、去得慢,老年人更要懂得“顺时而养”。科学穿衣、温补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加上中医的艾灸、泡脚、按穴位调养,便能把阳气护在体内,抵御寒邪侵袭。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 熊浙冶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