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这一年,是贺子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了。因为这一年,贺子珍终于得到了回国的机会。正是因为可以回国,才有了贺子珍后半生的波澜壮阔。
当然,贺子珍能够得到回国的机会,必须要感谢很多人。这其中有王稼祥朱仲丽夫妇,有罗荣桓林月琴夫妇。他们为贺子珍的回国尽了很大努力和帮助。
等安顿好一切后,贺子珍带着与毛主席的女儿娇娇,以及毛主席与杨开慧同志的儿子毛岸青从苏联出发准备回国。毛岸英之所以不在,是因为早些时候已经回国了。
在苏联的这些年,贺子珍一直很是照顾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所以这次回国,贺子珍是带着毛岸青一起的。对于国内,毛岸青还有些印象,而娇娇是一点儿都没有了。
也难怪嘛!当年毛岸青前往苏联的时候,已经不小了,有了记忆。而娇娇当年来苏联的时候,才只有4、5岁,不是记事的时候,所以记不住也不奇怪了。
很快,贺子珍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国内。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回到东北局所管辖的哈尔滨。这里局势明朗,环境还是很安全的。东北局的同志们,热情欢迎了贺子珍和孩子们的归来。
在东北局里,有很多贺子珍相熟的人。例如李富春同志,贺子珍与他是多年的老战友了。在贺子珍到哈尔滨火车站下车的时候,正是李富春带着同志们去迎接的。
一回国就能看到熟悉的老战友,贺子珍感到很是幸福。在哈尔滨,贺子珍带着孩子们很快安顿了下来。为了表达对贺子珍同志归来的欢迎,东北局的同志们常常举办舞会热闹。
这些年在苏联,贺子珍对于交谊舞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哈尔滨的舞会,贺子珍愿意踊跃参加。在舞会上,贺子珍娴熟的舞姿让同志们纷纷鼓掌叫好。
不得不说,贺子珍确实变化了许多。想当年在延安的时候,贺子珍还不会跳舞,也对交谊舞这种交流方式有些嗤之以鼻。而如今却接受度很高了,变得热情主动。
这时候的贺子珍,年轻、热情、秀丽、大方!而且最重要的是,贺子珍是单身状态,这样的一位单身女士,是不可能不引起男同志们的关注的!
因此,有许多人委婉地对贺子珍表达了好感。这一点,贺子珍几乎从未提及。但是,不提及不代表不存在。况且,存在也是非常正常的,没什么好避讳的。
或许,自己是要开始新的生活了!意识到这一点的贺子珍,内心也对新的爱情和生活有了憧憬。当然,贺子珍非常明白一点:
自己想要开启新生活,必须要得到女儿娇娇的同意。
毫不夸张地说,娇娇就是自己的一切。这些年在苏联,贺子珍与娇娇相依为命,把彼此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贺子珍明白,自己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让女儿知道。
更何况,是如此重要的决定呢?于是贺子珍特意找了一天,然后试探性的和女儿准备提及一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贺子珍看着女儿,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道:
“娇娇,妈妈给你找个爸爸好不好?”
听到妈妈这样说,娇娇瞬间着急起来,立马不假思索地就回答不要!她不愿意有一个新的爸爸!听到娇娇这么说,贺子珍明白新的生活彻底与她无缘了。
那娇娇为什么不同意妈妈再婚呢?其实多年以后,娇娇也曾回忆过这件事情。自己之所以没有同意妈妈再婚,其实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妈妈就是自己的一切,她不允许任何人和她分享母亲;
第二个原因:娇娇回国后,知道自己的爸爸就是毛主席,她不愿意再有一个父亲;
第三个原因:大哥哥毛岸英远走高飞,二哥哥毛岸青生病自顾不暇,她讨厌生活再有波澜;
不要看当时的娇娇只有10几岁,心里却已经想的非常明白了,所以娇娇没有同意。当然,年岁更大一些后,娇娇也感觉到有一些后悔,是自己太自私了。
长大后的娇娇,才能体验到妈妈的孤单和难过。如果当时同意妈妈的请求,那妈妈可能就不会再执着于许多事情,也能重新开始,或许得到新的幸福。
当然,时间是不能倒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既然女儿不同意,贺子珍也是彻底断绝了这份心思,与娇娇和毛岸青相依为命。
好在,在东北这里有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贺子珍和孩子们的生活非常正常。贺子珍能够参加工作,忙起来后也无暇顾及许多烦扰。孩子们也正常上学,正常生活着。
不久后,一个喜讯降临了!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得知姐姐回国后,当即向组织上申请,希望自己可以去东北与姐姐团聚。得到同意后,贺怡当即前往东北与姐姐一家团聚。
与妹妹分别已经几十年了,能够再安然无恙的重逢,这让贺子珍感到激动与感恩。见到姐姐后,贺怡也建议姐姐应该和毛主席联系一下,把情况和毛主席说一下。
贺子珍想了想,觉得贺怡说的也对。于是贺子珍喊来女儿分别用中文和俄文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娇娇写的是俄文的,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和好奇。
而贺子珍写的是中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表达自己已经回国了,生活的很好,参加了工作。除此之外,也解释了一下在苏联的生活和情况。
很快,这两封信便送到了毛主席的身边。不过毛主席只回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给女儿娇娇回的。在信中,毛主席表达了对女儿娇娇的思念,希望可以早点见到女儿。
于是在1949年,等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安全到达北平,安定下来后。贺怡在毛主席的联系下,立马带着娇娇与毛岸青从东北出发前往北平,送孩子们与他们的父亲团聚。
至于贺子珍,则没有随行,只是在家中等候着。而贺怡将孩子们送到北平后,也很快返回东北与姐姐重新团聚。孩子们走了,贺子珍的心里也感觉空落落的。
贺怡看出了姐姐的烦心和孤寂,也明白姐姐其实也想要去北平看看,去和毛主席见一面。于是贺怡建议姐姐去一趟北平看看,不要留遗憾。
贺子珍听到妹妹的建议,是有一些犹豫的。她当然想要去北平看看,可是去了又能怎么样呢?最终一番纠结下,贺子珍同意了去北平。贺怡则陪着姐姐一起出发。
只是令人感到惋惜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贺子珍与贺怡在到达山海关即将入关的时候,被组织上派人拦截下来。此时进京,于情于理都非常的不合适。
很多话不说,其实贺子珍也已经心里明白了。既然不能进京,那就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无奈,贺子珍与贺怡放弃了进京的打算和想法。
命运,就是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的!没有去到北平,贺子珍原本打算随着妹妹前往江西吉安。然而中途又因为一些原因去到了上海,还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陈毅陈老总。
此时的贺子珍不会想到,自己后半生的大多数时间,居然会在上海度过!贺子珍更不会想到,自己此后的人生会有如此多的波折。岁月和命运,真是无情。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