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小区老张昨天拽着我问:“上证指数都快摸到历史顶了吧?我手里的蓝筹股涨不动,可听说港股里有个科技指数,估值比创业板还便宜20%,这到底是陷阱还是馅饼?”
其实不止老张,最近好多粉丝私信我问这事。
上证PE百分位都96%了,恒生科技却躺在35%的历史低位,同是科技成长,这差价大得能塞下一个红包。
今天咱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说点实在的。
咱们先聊A股,相信很多朋友每天盯着上证指数、沪深300看,觉得这些指数稳当,像“压舱石”。
可你要是翻开近十年的估值图,得吓一跳。上证指数的TTM市盈率百分位已经到了96%。
啥叫“百分位”?简单说就是这十年里,只有4天的估值比现在低,几乎快贴到历史最高点了。
我有个朋友2015年牛市买的沪深300基金,现在看着净值涨了点,可估值比2015年峰值也就差一口气,他说“感觉像站在山顶上抽烟,风一吹就慌”。
再说说科技成长的创业板,百分位52%,刚好在“不高不低”的中间。
有人会说:“52%挺合理的啊,不算贵。
”可你要是算笔账,创业板PE是49.57倍,而港股科技指数才24.69倍,差了一倍还多。
不是创业板不好,是港股那边,同样的科技股,卖得更便宜。
转到港股,先别嫌麻烦,咱先搞懂“恒生科技指数”到底是啥。
它不是什么“洋玩意儿”,里面全是咱们熟悉的中国公司:做AI算法的、搞电商的、做游戏的、搞软件的,30家科技和新消费企业,都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排头兵”。
就这么个“中国科技篮子”,估值却蹲在历史35%的低位,比中枢30倍PE还低20%,PE才24.69倍。
为啥这么便宜?前几年外资跑路,砸了个大坑。
2021年以来,外资因为各种原因撤离港股,恒生科技从高点跌下来,到现在还没完全爬起来。
可你别光看跌,里面的公司没躺平啊!我查了下,不少头部公司净利润还保持着双位数增长,比如做游戏的、做云计算的,盈利是实打实的。
换句话说,这不是公司不行了,是市场情绪把估值压下去了。就像你手里有个好手机,别人突然不认账,价格掉下来了,但手机本身没坏。
其实不是A股不好,是港股里的恒生科技太“懂事”了——你要科技成长,它给你低估值;你要盈利支撑,它给你双位数增长;你要安全边际,它给你35%的历史低位。
上证96%的高位,创业板52%的合理,可恒生科技35%的分位,这不就是跨市场给咱们的“捡漏机会”吗?
不是让你卖了A股去买港股,是告诉你:同样的钱,能在港股买更便宜的中国科技。
市场互联互通这么多年,这种差价不会一直存在——想配科技成长的,不妨多瞅瞅这个“蹲在地板上的宝藏”,毕竟,便宜的好东西,谁不想要?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