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消息一出,美国 COMEX 铜价单日暴涨13.12%,创下1968年以来最大涨幅。其实从5月起,铜价已连涨近两个月。
为何铜成了全球贸易战的新焦点?中美角力中它扮演什么角色?资本又在如何布局?这一切,都要从铜的 “分量” 说起。
铜听起来不如黄金 “高贵”,却造就过史上最富有的人 —— 雅各布・富格尔。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人,靠垄断欧洲铜产业链,一度掌控欧洲2.2%的 GDP,财富巅峰时连马斯克都难望其项背。
那时的铜,是通向权力的钥匙:一来,大炮主要由青铜铸造(青铜含3/4铜),是当时最关键的武器;二来,低面值铜币流通最广,是经济运转的 “血液”。
控制了铜,就握住了财富与权利,富格尔,想不富都难。而今天,铜的地位丝毫未减。作为人类最早铸造的金属,从青铜时代到数字时代,它始终是军事与经济的核心。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提到,铜用于半导体、雷达、无人机、电车、火箭、手机等几乎所有核心产业。军事、AI、新能源…… 没有铜,这些领域寸步难行。
特朗普强调铜是 “necessary(必须的)”,绝非夸张。中学化学课里讲过,铜是 “导电之王”:导电性仅略低于银(相当于97分与满分的差距),但可塑性、焊接性远超银,价格却低得多;同时,性能又远超更便宜的铝。
相比之下,稀土虽被热炒,却非 “必需”:不同电子产品对稀土的需求不同,很多时候只是增强某项功能,且有替代方案。但铜不一样,所有带电的东西都离不开它,性能要求越高,对铜的依赖越大。
随着人类社会电子化程度提升,铜的需求暴增。标普预测,2035年铜需求将比2021年翻番,有人甚至称铜是 “未来的石油”。
单看新能源领域:一辆电车需80多公斤铜,是传统油车的4倍,这也是近年铜需求激增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对铜下手,核心是盯上了铜的 “稀缺性” 与分布格局。
铜在地壳中排第26位,总储量约50亿吨,但可开采的仅8.7亿吨。按2023年2290万吨的开采速度,仅够挖38年,而需求还在高速增长,未来可能比石油先耗尽。
更关键的是分布不均:全球前13个国家掌握82%的铜储备,智利第一,美国第七,中国第八。产量上,智利仍是第一,中国第四,美国第五。
但产业链的 “卡点” 在冶炼环节。中国占据全球37%的冶炼产能,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冶炼产能中,3/4来自中国;而美国仅2家冶炼厂,一半铜依赖进口,且不少进口铜需经中国冶炼。
这让急于 “制造业回流” 的美国倍感焦虑,核心产业的 “铜脖子” 竟捏在别人手里。
特朗普加税,意在刺激本土铜产业,但现实难题不少:
开采慢:美国开新铜矿平均需29年(审批就占7-10年),中国仅需19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审批仅2年。
储量告急:若需求持续增长,铜可能比石油先耗尽。解决方案要么靠技术提升开采量(甚至太空采矿),要么靠回收。 铜回收率极高,未来或满足美国一半需求。
冶炼短板:美国虽计划重开或新建冶炼厂,但效率成疑。参考2018年钢铁加税经验,2024年美国钢铁产量比2017年还降了1%,铜产业能否靠关税崛起,仍是未知数。
加税直接导致美国铜价暴涨,而伦敦等国际市场铜价下跌,形成巨大价差。这意味着美国 AI、芯片、军工、新能源等产业的成本将大幅上升,可能拖累科技发展与制造业复苏,甚至加剧通胀。
反观国际市场,短期供大于求(美国需求收缩),但长期需求仍旺。美国迟早还得买铜,价格压力或难持久。
从5月起,铜价上涨信号已现:AI 爆发推高芯片需求,中国4-5月铜进口量激增,市场对铜的旺盛需求显而易见。
资本早已行动:中国神秘期货大佬边惜宁(靠塑料管发家,曾炒黄金赚15亿美元),今年5月斥资10亿美元押注铜。
美国铜企(如 Freeport-McMoRan、US Copper Corp)股价自7月8日起上涨,关注铜产业的 ETF(如 COPX)也值得长期留意。
不过短期关税可能引发价格震荡,而中国铜冶炼业面临产能过剩、加工利润下滑的压力,但长期看,铜作为 “刚需资源”,机会仍在。
铜的故事,从文艺复兴的大炮与铜币,到今天的 AI 与新能源,始终围绕 “权力与生存”。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能否改写全球铜格局?
#财经##产业升级##铜##美国##热点#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