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叛徒也会暴露?吴石其实早就被盯上,养女一家成伏笔

1950年6月10日破晓前,台北马场町刑场的沙地浸透夜露,吴石身着整洁的国民党中将制服,与朱枫、陈宝仓、聂曦一同走向刑场。

枪响之前,他留下绝笔诗中的一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随后从容就义。这场就义常被归因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的叛变,但回溯历史暗影,吴石的暴露实则是多重危机交织的必然——早在叛徒招供之前,他已被三股势力织成的暗网牢牢锁定。

国民党里头,提吴石这人,都晓得他跟那帮人格格不入,官当到参谋次长,可什么酒局饭局,人多的地方他不去,拉帮结派的事他更不沾,家里干净得就几根金条,跟那些高官动不动就花天酒地,金银财宝堆满屋的派头放一块,实在太显眼,别人看着觉得这人真怪,周至柔心里就直发毛,老琢磨这人闷声不响,机密却一件件往外漏,到底怎么回事,毛人凤、蒋经国那边早就把他列为重点对象,局子里的谷正文天天在外头蹲点,到处打听,就是抓不着实锤,没证据,只能先放着。

蒋介石干脆自己下场,也不绕弯子,一张调令下来,吴石你带着一家老小上飞机,去台湾,给你个高位,外人看是升官,其实谁都明白,这就是把人质攥在手里,老婆孩子就是个活招牌,吴石走到哪儿都有一堆眼睛盯着,明的暗的,一刻也不放松。

可事情偏偏就坏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朱枫到了台北,没地方去,就住在干女儿阿菊家,阿菊的丈夫王昌诚,是国民党的警察,家里住进来这么个人,他天天坐立不安,盯着朱枫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阿菊自己也快崩溃了,生怕这个家就这么散了,劝朱枫别再搞了,话里话外都是妥协,这道口子一开,外头的特务就闻着味儿来了,蔡孝乾一被抓,没扛住,嘴巴一松,“吴次长”这个代号就吐了出来,谷正文一下就把线索串起来了,从吴石老婆王碧奎那儿打开缺口,把朱枫跟吴石见面的事一点点全挖了出来,最薄弱的环节,最后还是没守住。

这事到这份上,吴石的结局也不单单是个人的选择,是整个大环境把人往绝路上推,蔡孝乾也是被逼急了,一顿牛排,一顿折磨,扛不住就全说了,阿菊那一家子,为了活命,为了保全家庭,也是本能反应,这些人的选择加在一起,才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样子,吴石跟朱枫,到最后关头还是挺住了,朱枫在舟山被抓,吞金自尽没成功,被押上审判台,对着谷正文,脸绷得紧紧的,一句话都不多说,连对手都佩服这人的骨气,吴石被折磨得一只眼睛都瞎了,还在写诗明志,那股劲儿,到死都没泄。

后来到了2013年,北京西山建了个纪念广场,碑上刻着八百多个烈士的名字,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个人的雕像就立在那儿,广场上还特意留了一大片空白,啥也没刻,意思很清楚,还有太多没留下名字的英雄,说不完,也道不尽,这碑,这雕像,就是个提醒,旁边还有蔡孝乾这样的反面教材,谁都躲不开,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是因为他们遇到的事简单,而是因为在最难的关头,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2000年的时候,吴石的骨灰从台湾迁回了北京,跟妻子合葬在一起,碑文是老安全部门亲自审定的,也算是兑现了他当年的那句话,“台湾大陆本是一家,血脉所系,数十年后我必将回归”,他的故居现在还在福州螺洲镇,那座老宅子,展柜里放着一张泛黄的“密使一号”证件,来来往往的游客停下脚步看看,背后那些关于忠诚、关于抉择、关于记忆的故事,其实一直都没变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历史   养女   伏笔   叛徒   台湾   国民党   次长   刑场   台北   英雄   周至   雕像   关头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