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就只有2个交易日了,我们需要对节后行情做更多思考了。一个最高频出现的问题就是持股,还是持币?其实,这个问题是有误区的,这两个并不矛盾,持股是看好节后行情;持币,也是选择后续博弈方向。因此,明确市场运行节奏,以及节后市场热点变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指数与个股的割裂
近期指数是有过调整,也一度跌破过3800点,来到3770点一线,随后又很快回去了,这意味着指数很强。但实际上,这期间多次呈现过3000-4000多只个股下跌,但指数是红盘的情况。这就是近期股民多次感受到的,指数与个股的割裂。之前玉名给大家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今热点对冲,导致指数空间有限。最典型的,7月来,银行股就是和指数反向,非常明显调节指数,那科技股就是一路强,内部轮动,并不会轮到传统行业。
股民可以这样认为,看上去指数3800-3900点,其实是部分个股4500点,部分3300点,这样的情况。甚至是部分个股5000点,部分个股2800点,这样对冲之后,就会导致个股与指数巨大的分歧。我们也可以注意到近期量能的萎缩,在3万亿元成交之后快速萎缩到了2万元附近,这比3899点新高时缩量了近万亿元。如今指数依然在一个箱体中运行,并没有改变运行模式,包括盘中也是多次冲高回落、探底回升,当然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热点之间的对冲。
近期也有过类似9.23日这样的调整,但和之前还有不同,那就是强势的,高位的科技并没有跌,甚至还在尾盘翻红,涨了;而下跌的反而是之前没有受益指数反弹的板块,这就是股民体验差的因素,并没有呈现强弱交替,而是一种马太效应。说白了,指数看上去重心没啥变化,但一批个股已经重心明显下移了。单纯从节前行情角度,小涨小跌的概率最大。不过,如果从节后角度思考,这很可能在为未来酝酿切换的条件。
控制指数,为节后行情做准备
近期银行股走势最耐人寻味,上证指数的下跌,银行股开始上涨;指数反弹了,银行躺平乃至下跌。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尤其是银行股VS科技股,形成了两种选择,如果看好后市,那显然科技为首品种活跃;如果认为市场一波调整,银行股又有了逆势活跃的机会。因此,几次市场跌宕起伏的走势,我们都能感到银行股在指数反弹时的拖累,调整时的托举,这种控制指数的手法很清晰了。
将视野放大,从7.11日行业指数见顶之后,就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反差。指数反弹,银行股调整拖累;指数跳水,银行股托举提拉指数。远的不说了就以9.18日、19日、23日的走势来说,就非常明显与指数反向。这样一来,意味着如果股民相信牛市,或者是指数强势的话,那银行股就很难有机会;但如果说股民认为牛市结束了,银行股就会护盘,掩护局部个股的惨烈,这就是如今的情况。
我们对行情就是要明白局部就是一个缩量整理的走势,节前行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这恰恰酝酿节后的变化,尤其是资金回流,以及热点轮动,那就是新的行情了。历史数据显示,国庆前一周市场下跌概率达69%,长假临近促使杠杆资金进行避险性平仓,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的谨慎态度,所以,节前热点不会有大的变化,但节后变化的概率极大。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