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别忘了吃这菜,小暑吃它“赛人参”,补血补气、除风湿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一到小暑,天气就跟打翻了蒸笼似的,又闷又热。这时候人最容易没精神,手脚乏力,连吃饭都没胃口。可老祖宗早就留下了智慧:小暑要吃 “水中人参”—— 黄鳝!为啥偏偏这时候吃?你看啊,黄鳝夏天最肥嫩,而且中医讲 “以形补形”,它祛湿补血的本事,比喝十碗补汤还管用。今天就教大家一道家常焖烧黄鳝,做法简单到爆,吃完浑身舒坦,连风湿老毛病都能悄悄改善!

小暑吃黄鳝,为啥古人说 “赛人参”?

好多人不知道,黄鳝可是夏天的 “宝藏食材”。老一辈常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大暑青蛙胜金丹。” 这话可不是瞎编的。

中医眼里的 “祛湿高手”:黄鳝性温味甘,能入脾、肾经,专门对付夏天的寒湿。你看梅雨季里,很多人关节酸痛、腿脚发沉,吃几次黄鳝焖烧菜,就能感觉到湿气被 “逼” 出来,走路都轻快了。

现代人的 “补血神器”:黄鳝肉里含铁量特别高,比猪肉高 10 倍!女人夏天容易贫血、脸色苍白,隔三差五吃一顿,不用喝红糖水,气色也能红扑扑。而且它蛋白质丰富,脂肪却很少,怕胖的年轻人也能放心吃。

全家都爱的 “平价补品”:黄鳝价格比人参便宜太多,却有类似的滋补效果。家里有老人的,夏天吃它强筋骨;有孩子的,吃它长身体;老公工作累了,吃它补元气,一盘菜搞定全家养生需求,太划算了!

焖烧黄鳝的黄金做法,3 步出锅香到舔盘

食材准备:黄鳝 500 克(让摊主杀好去内脏)、洋葱 1 个、姜片 5 片、葱白 3 根、大蒜 5 瓣、五花肉 100 克(没五花肉用肥肉也行)。
调料:白酒 1 勺(去腥绝了)、生抽 2 勺、蚝油 1 勺、老抽半勺、胡椒粉半勺、盐和糖少许。

详细步骤,跟着做零失败:

1.炒油脂爆香:肥肉先下锅榨油
锅里多倒点油(比平时炒菜多一半),油热后下五花肉,小火慢慢炒出油脂。等肥肉变得焦香金黄,再下姜片、葱白、大蒜,大火炒到蒜皮微微焦黄,这时候香味已经飘满厨房了!接着把洗干净的黄鳝段倒进锅里,大火快炒 1 分钟,让鳝肉收紧,表面微微变焦。
小贴士:黄鳝买回家后,用盐搓洗表面的粘液,不然煮的时候会腥。如果嫌麻烦,让摊主处理时多冲几遍水就行。

2.调酱焖煮:白酒去腥是关键
炒香后淋一勺白酒(别用料酒,白酒去腥更彻底),大火翻炒 30 秒,酒精挥发后,腥味也跟着跑光了。接着放生抽、蚝油、老抽(少放点调色)、胡椒粉、一点点盐和糖,快速翻炒出酱香味。这时候加开水,水量刚好没过食材就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 10 分钟,让黄鳝吸饱汤汁的味道。
为啥用白酒? 试过料酒、啤酒,还是白酒去腥最牛,而且能让肉质更鲜嫩,不信你试试!

3.砂锅焖香:洋葱垫底更入味
找个砂锅,底部铺一层切好的洋葱丝(生的就行),把炖好的黄鳝连汤倒进去,开中火焖 3 分钟,让洋葱的甜味融进汤里。最后撒把葱花,端上桌的时候 “滋滋” 响,香味能馋哭邻居!

三、吃黄鳝的 3 个黄金搭配,功效翻倍

1.配洋葱:血管更干净
黄鳝本身胆固醇不高,但和洋葱一起吃,能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家里有老人血脂高的,这道菜简直是 “天然保健品”。

2.配生姜:祛湿更彻底
小暑吃姜正当时,姜片和黄鳝一起焖,姜的辛辣能推动气血循环,祛湿效果比单吃黄鳝强一倍。怕辣的话少放两片,提味就行。

3.配豆腐:营养更全面
如果家里有孩子,炖黄鳝的时候扔几块嫩豆腐进去,豆腐吸满了汤汁,又软又香,还能补充植物蛋白,一顿饭有荤有素,营养全乎了!

这些人吃黄鳝,好处特别多

中老年人:夏天膝盖疼、腰背痛,多半是风湿寒湿重。每周吃 2 次黄鳝,能感觉到关节灵活不少,走路不费劲了(亲测有效!)。

上班族:整天对着电脑,久坐不动,容易气血不畅。黄鳝补血又补气,吃完下午工作不犯困,脑子转得更快。

女性朋友:经期后吃一顿黄鳝焖烧菜,比喝红枣枸杞茶管用多了,脸色很快恢复红润,手脚也不冰凉了。

小暑到立秋,正是吃黄鳝的黄金 40 天。这时候的黄鳝肉质最紧实,营养最丰富,错过就要等明年了!这道焖烧黄鳝做法简单,味道鲜香,关键是全家都能吃,补血、祛湿、强筋骨,样样都行。

赶紧收藏这篇文章,周末去菜市场买两条黄鳝,回家露一手。做好后端上桌,家人肯定抢着吃!觉得有用就点个赞,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知道夏天的养生秘诀~

#夏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美食   小暑   补气   人参   今日   黄鳝   洋葱   白酒   夏天   大火   姜片   这时候   肥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