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去世的人越来越多!专家:牢记饭后4不做,饭前3不吃


这几年,胰腺癌像是“悄悄地”在身边多了起来,不知不觉就成了越来越多人丧命的原因。


胰腺癌为啥越来越多?生活习惯是关键

胰腺藏在肚子深处,像一块“藏起来的豆腐”,一旦出问题,常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很多人等到感觉肚子胀、吃不下饭、突然黄疸,才去医院,一查已经是晚期了。

医生发现,胰腺癌越来越常见,和吃饭方式、饮食内容、作息习惯密切相关。

尤其是一些人每天吃得重油、重盐、重糖,吃完饭马上坐着、躺着,或者饭前乱吃东西,长此以往,胰腺出毛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胰腺到底是干啥的?它可不只是个“消化器官”

胰腺的作用就像一位不露脸的大厨,既掌管“消化液”的调配,也控制血糖的稳定。胰腺每天分泌胰液,帮助分解油脂、蛋白和淀粉,就像洗碗水把油腻的碗洗干净。而它分泌的胰岛素,则像是管理血糖的“钥匙”,让糖分顺利进入细胞被利用。

可一旦胰腺长了肿瘤,这些功能都会被打乱。特别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手术难度大,治疗效果远不如其他癌症,很多人确诊后不到半年就离世。


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常被忽略

早期胰腺癌的症状藏得深,不痛不痒,很容易和普通肠胃不舒服混淆。比如:

有的人会吃得少、体重却掉得快,还以为是减肥成功了;

有的人会出现背部或腰部隐隐作痛,以为是睡姿不对或者扭伤;

有的人会皮肤和眼白发黄,还当成是肝的问题。

这些看似普通的变化,其实可能是胰腺在“抗议”。一旦发现这些异常,特别是没有明显诱因的黄疸、食欲差、体重骤减,必须尽快去医院查个明白。


吃饭前,这3样东西最好别碰

很多人都有饭前“垫一口”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和老人,饿得快,总喜欢先吃点东西。但有些食物饭前吃,对胰腺是种负担。

一是油炸食品。街边摊的炸鸡排、炸麻花、炸春卷,香是香,但油多、温度高,吃进嘴里,对还没准备好的胃和胰腺来说,是场“烫伤”和“油炸”式的袭击。

二是甜饮料。空腹喝可乐、奶茶、果汁,血糖会瞬间升高,逼着胰腺赶紧释放胰岛素应对,长此以往,胰腺疲于奔命,不出毛病才怪。

三是腌制类咸菜。像榨菜、咸萝卜干、酱豆腐这些,虽然下饭,但饭前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影响胃和胰腺的消化节奏,尤其对有胃病或胰腺慢性炎症的人更不友好。


吃完饭,下面这4件事要管住自己

不少人吃完饭就犯懒,想歇会、抽根烟、喝点酒,但这些习惯其实对胰腺的伤害特别大。

吃完就吸烟,是最不该做的事之一。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会刺激胰腺组织,增加炎症反应,还会影响血液流通,胰腺得不到好好“休息”,容易出问题。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到3倍。

饭后马上躺着,尤其是午饭后在沙发上一歪,一睡就是半小时。这样吃进去的油脂和胆汁容易反流到胰管,时间久了,胰液“倒流”,刺激胰腺本身,导致炎症甚至癌变。


还有人喜欢吃完饭就喝酒,说是“助消化”。但酒精对胰腺的刺激极强,特别是高度白酒,不但损伤胰腺细胞,还会让胰液分泌异常,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不少人喜欢吃完饭就去快走、爬山、健身房拉铁。虽然运动好,但饭后剧烈运动会让血液更多地流向四肢,肚子里的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胰腺也跟着受累,影响消化功能。


吃饭方式也会决定胰腺的命运

不光是吃什么,怎么吃也很关键。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一顿饭十分钟搞定。这种速度让胃和胰腺“措手不及”,食物一下子涌进来,胰腺不得不拼命分泌胰液应付,久而久之就会出毛病。

而且很多家庭一到饭点,饭桌上就有红烧肉、肥肠、酱牛肉、各种炒菜油光发亮。油脂多、蛋白多的饭菜,会加重胰腺负担。尤其是晚饭吃得太晚、太油,睡前还来个水果拼盘、宵夜,再健康的胰腺也吃不消。

建议吃饭时多嚼几下,每口饭咀嚼20次以上,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接触,减轻胃和胰腺的压力。饭菜尽量清淡些,多蒸煮少煎炸,晚饭不要超过晚上七点,临睡前不吃东西。


胰腺癌也不是“突然就得上”的

很多胰腺癌患者回忆,早些年自己就有慢性胰腺炎、胆结石、糖尿病,但都没当回事。其实这些毛病,都是胰腺癌的“高危信号”。

像慢性胰腺炎,胰腺长期处于发炎状态,细胞一边修复一边损伤,容易出现突变;胆结石卡住胆管,也会影响胰液排出,时间久了刺激胰腺上皮细胞;而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异常,胰腺负担本就重,也更容易癌变。

有研究表明,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提高30%以上。如果糖尿病突然变得难以控制,或者血糖忽高忽低,也可能是胰腺癌早期的一个信号。


想保护胰腺,厨房比药房更重要

医生常说:“胰腺是吃出来的病,也能吃回来。”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对胰腺有益的食物,是简单又实用的保护方式。

南瓜、山药、苦瓜、木耳、红薯这几样食物,不但能帮助调节血糖,还能减少胰腺负担。特别是苦瓜,里面的苦味素能辅助胰岛素分泌,对糖尿病和胰腺健康都有好处。

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尤其是白开水。水能稀释胰液,帮助排出毒素,减少胰腺“堵”的风险。

早餐一定要吃,不吃早饭等于让胰腺空转,胰液分泌出来却没事干,时间久了容易“自己消化自己”,引发炎症。


胰腺癌的数据触目惊心

下面这张表格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胰腺癌的严重性:

内容

数据

胰腺癌在中国的年新发病例

超过12万人

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

不到8%

胰腺癌确诊时为晚期的比例

超过75%

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

是非吸烟者的2.3倍

胰腺癌的死亡率高,和它发现晚、发展快、治疗手段有限密切相关。保护好胰腺,比生病后治疗要划算得多。

饭前饭后这些事,做对就能护住胰腺

别小看吃饭这件事,饭前别乱吃、饭后别乱动,就是在给胰腺减负。想要胰腺好,吃饭别太油、别太快,胃舒服了,胰腺也能喘口气。

胰腺不像牙齿、皮肤那样容易察觉它的变化,但它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别让它加班,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胰腺癌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2,60(5):401-409.

[2]王忠诚,赵文华.胰腺癌流行病学和预防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1):678-682.

[3]李文军,许永斌.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J].临床内科杂志,2024,41(3):215-21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养生   饭前   饭后   胰腺癌   专家   胰腺   胰液   血糖   风险   炎症   吸烟者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