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2.97亿收购福鹿家,鲜啤赛道复制低价神话,能否再造下一个“雪王”?

2025年蜜雪集团干了件大事,直接砸2.97亿收购“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
消息一出来,蜜雪的股价跟坐火箭似的,一周内涨了超260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240亿。
这波操作我一点不意外,毕竟蜜雪早就在咖啡赛道试过水,这次盯上鲜啤,明显是想把“早咖、午茶、晚酒”的场景全占了。

作为常年蹲守餐饮赛道的观察者,我翻了福鹿家的资料才发现,这根本不是蜜雪第一次“扶亲戚”。
福鹿家前老板田海霞,是蜜雪CEO张红甫的妻子,这次收购算妥妥的关联交易。
交易完田海霞还是第二大股东,等于蜜雪把自家的鲜啤业务彻底攥在手里了。

本来想觉得福鹿家能被蜜雪看上,总得有点特别的本事,后来发现它就差把“蜜雪分身”写在脸上了。
先看外在,福鹿家总部就在郑州蜜雪全球总部基地D座3层,门店装修是红白配色,连菜单设计都跟蜜雪冰城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路过的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蜜雪开了“卖酒分店”。

这种设计特别聪明,老顾客看到熟悉的风格,试鲜啤的顾虑会少很多,毕竟蜜雪的口碑在那摆着。
再看内在的经营策略,福鹿家完全把蜜雪的“低价套路”学明白了。
现在门店里卖的“全麦拉格”才4.9元一斤,“福鹿鲜啤”“德式小麦”也才5.9元一斤,最贵的果啤、奶啤也就9.9元一斤。

对比一下行业里其他鲜啤品牌,客单价基本都在20到40元,北京的福鹿家门店客单价最高才18元,简直是把“性价比”焊在脑门上。
我还特意去家附近的三线城市小吃街看了眼,福鹿家就开在入口处,旁边全是10元以内的小吃摊、火锅店。
晚上饭点一到,不少人买完烤串就顺手拎两斤鲜啤,这种“低价搭配”的场景,跟蜜雪奶茶配炸鸡的逻辑一模一样。

2024年福鹿家开放加盟后立马扭亏为盈,说白了就是这套“蜜雪模式”太好使了。
光会抄作业不够,福鹿家能快速开1200家店,更重要的是蜜雪踩准了鲜啤市场的风口。
先看大环境,2025年中国鲜啤市场规模预计能突破800亿,到2030年可能冲到1500亿,年增速保持在12%到15%。

传统工业啤酒早就不增长了,厂商都在往鲜啤、精酿这些高端方向转,蜜雪这时候进场,等于抢了块“新蛋糕”。
更关键的是,蜜雪有别人没有的“护城河”。
鲜啤这东西娇贵,保质期就1到7天,想规模化必须有强大的冷链物流。

蜜雪运营这么多年奶茶、咖啡,全国早建了20个区域仓储中心,配送车都是低温的,福鹿家直接用这套体系就行。
对比一下其他品牌,优布劳靠海底捞供应链才开2000家店,花了12年;失眠企鹅、猫员外开了两三年,门店才100多家。
福鹿家不到3年就开1200家,靠的就是蜜雪的冷链兜底。

还有消费端的变化,现在年轻人不爱喝高度酒了,就喜欢果味浓、酒精度低的。
福鹿家主打的奶啤、果啤刚好踩中这个点,酒劲小还甜,女生也愿意买。
我身边不少朋友说,晚上在家追剧,会点两斤福鹿家的果啤,比喝奶茶有氛围感,还不用担心喝醉。
这种轻量化的消费场景,跟蜜雪的年轻客群完美匹配。

当然,福鹿家想成为下一个“雪王”,也不是没挑战。
现在鲜啤赛道还没真正的巨头,一旦其他品牌也开始打低价,福鹿家的优势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
而且低价模式靠规模赚钱,要是后续门店扩张太快,品控没跟上,反而会砸了蜜雪的招牌。
但不管怎么说,蜜雪这步棋走得挺稳。

它没有盲目自建鲜啤品牌,而是收购已经跑通模式的福鹿家,既省了时间,又能快速复用自己的供应链和加盟资源。
按照现在的增速,福鹿家说不定真能在鲜啤赛道冲到第一。
说到底,蜜雪的厉害之处从来不是只会卖低价奶茶,而是能把“低价+下沉+供应链”的逻辑复制到不同赛道。

从幸运咖到福鹿家,每次跨界都能精准踩中风口,这或许才是它能一直做大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