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界偶像”到满屏差评!雷军跌落神坛,用户不是傻子想骗就骗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LSK

“如果一个公司靠偷技术、靠骗,最后一定是做不成的”!

谁能想到,当年董明珠的一席话,如今彻底照进了现实。

董明珠一眼就看出了小米公司的“内核”,直言靠虚假宣传迟早爆雷。

只不过那时候的雷军如日中天,嚣张到把发布会都开到了全世界。

可现在评论区风向彻底变了:“雷总又在说相声,雷总说假话脸都不带红的”!

不过十年时间,曾经被捧上神坛的雷军,怎么就突然遭遇了“滑铁卢”?

口碑反转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许多年前的那个发布会上。

一位身穿简单T桖和牛仔裤的中年男人。

嘴里说着一句“Rre you OK?”,让无数人记住了他和他的小米。

那时候的雷军,就像是一个有梦想、懂技术的邻家大哥。

他看上去丝毫没有商业巨头的架子,说话也十分接地气。

扬言要用1999的价格,让大多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那时候的手机市场,还是苹果和三星的天下。

一部苹果手机差不多要四五千块钱,普通打工仔得存两个月才能买得起。

三星的手机价格也不低,也都在3000块钱以上。

普通人想用上智能手机,根本就没有选择,要么高价买苹果。

要不就用国产的“山寨机”,虽然价格只要几百,但质量毫无保障。

就在这个时候,小米崭露头角,雷军带着他的1999小米手机闪亮登场。

这个价格,却有着四五千块的配置,市场一下就沸腾了。

当时,不管是谁,周边的朋友一定都在“抢小米”。

再加上雷军那句“为发烧而生”,让无数人迅速成为小米的粉丝。

那时候的网络评论,清一色的都是支持小米、支持雷军的。

就连他偶尔说的几句英语,也被大家当成可爱的梗来传笑。

那会的雷军,简直就是米粉心中的“精神领袖”,小米公司也快速扩张。

然而,时间快到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雷军站在年度演讲的舞台上。

虽然场面更加宏大,及时也更加炫酷,但网络上的评论风向却发生了变化。

曾经满屏幕的支持和崇拜,突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铺天盖地的嘲讽。

例如“小米营销信不得”!“PPT做的真好”等之类的话。

连雷军也成曾经的“商业英雄”,成为了大家吐槽的对象。

那么这十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雷军和他的小米又是怎样把名声搞臭的?

虚假宣传

说起雷军这个人,当时网友都称呼他为草根气质的“劳模老板”。

1994年就执掌金山软件的他,2011年就带着小米手机横空出世。

1999元的价格,击穿行业底线,让普通人用上了高性价比智能机。

他在B站靠鬼畜视频圈粉,抖音一年涨粉2300万。

雷军用他“凌晨开会”“亲自带货”的人设,成功打开市场。

那时候的雷军成为了网友眼里“最懂普通人的企业家”。

而小米口碑的崩塌也绝非偶然,而是一次次套路叠加的必然。

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这三个槽点让人最为隔音。

首次就是不把安全当回事,人命不如宣传图。

手机坏了能换,汽车坏了,搞不好就是车毁人亡。

可雷军的造车逻辑里,安全似乎成为了次要的。

2025年3月,安徽一辆小米SU7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撞毁爆燃。

三名大学生当场遇难,死者家属找到小米公司却被告知:

“用户未及时接管”,是驾驶员的原因,对自家的智驾问题避而不谈。

还有今年10月的成都事故,也是一辆小米SU7,起火后无法打开门。

驾驶员不幸被烧死,可官方之前曾信誓旦旦的表示:碰撞后会自动解锁车门。

更讽刺的是,事故发生后不久,雷军还在微博上发新车庆祝。

对受害者的事只字未提,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谁看了不寒心。

其次就是小米的营销了,可以说全是“套路和算计”。

普通人买东西主打一个实在,商家宣传什么,用户就相信什么。

可到了雷军这里,发布会完全成了“文字游戏现场”。

例如小米17发布的时候,海报上写着“逆光之王”四个大字。

右下角却用小字标着“为产品设计目标”,说白了就是还没实现。

汽车领域就更离谱了,车主花了4.2万选装的“高性能散热”碳纤维舱盖。

宣传的时候说是“双风道设计”,最后面却成为了“为了减重”。

实测根本没有连接刹车通风系统,纯属摆设。

“大字吸睛、小字免责”,这跟菜市场把蔫菜当新鲜菜卖有啥区别。

而且雷军还总是演苦情戏,虚假人设最终是翻了车。

每次雷军开发布会,总少不了“彻夜开会”“艰难抉择”的苦情叙事。

可大家慢慢发现,说不容易的是他,身价千亿的也是他。

说不赚钱的是他,可小米汽车的毛利率高达26%,是传统车企的两倍多。

更让人反感的是“双重标准”,一边说重视用户声音。

一边又把微博评论区设成“关注100天才能留言”。

一边呼吁抵制“黑公关”,一边对成都事故的质疑装聋作哑。

这就像邻居替哭穷借钱,转头却突然买了豪车,再哭穷谁还信?

所以雷军的口碑滑坡,本质就是普通人对“流量套路”的集体反抗。

格力小米之争

在过去几个月里,董明珠几乎每次公开发言时,都会对小米进行一番言论炮轰。

在2024年第十八届中国品牌节活动中,董明珠就发表言论表示:

“靠低价竞争是无能的表示”,董明珠表示,低价竞争是因为没有技术来支撑。

所以就只能偷工减料,用低价欺骗消费者,在董明珠看来。

便宜好用、价低质优的产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就不应该存在。

如果存在,肯定是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众所周知,雷军和董明珠,一直存在一些“过节”。

例如董明珠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内涵小米“偷技术、偷专利”。

而董明珠这个人,你可能不喜欢她说话的风格,但你很难说她不讲理。

她在格力几十年,一手把格力做到行业龙头,靠的不是嘴皮子。

而是实打实的生产线、研发数据和市场占有率。

她说小米是贴牌,这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小米生态链确实走的是轻资产模式,自己不怎么下场造硬件。

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跟自主研发没关系。

再加上雷军总是喜欢“夸张宣传”,也让小米的口碑不断下降。

例如之前小米笔记本出来的说时候。

雷军就在发布会说:“比一元硬币还要薄”!

这种宣传就好比说,我比姚明还高,但需要姚明躺地上。

你说这样的对比,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给自己招黑吗?

这种“雷氏对比法”,也让雷军在网络上广受诟病。

所以小米口碑的滑坡,绝对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朝一夕积累的结果。

结语

这次网络上的“小米风波”,说白就是大家对过分宣传的反抗。

如果一味的透支观众的信任,最终受伤的一定是自己。

所以对于小米来说,要尽早改掉“过度宣传”的毛病。

毕竟大伙更喜欢真诚的公司,只要脚踏实地,差一点根本不要紧。

没有永远的“口碑”,只有永远的“努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024年12月20日——小米格力“空调侵权门”背后,雷军董明珠打响“第二次战争”?

中华网新闻——2025年10月20日——小米口碑崩塌?为何这么多机构、博主炮轰小米和雷

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科技   神坛   商界   傻子   偶像   用户   雷军   小米   三星   口碑   低价   普通人   套路   公司   价格   苦情   偷工减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