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排名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依据硬经济、软经济指标来评价,清楚地展现出当下城市发展的层次格局,武汉凭借65.86分位于第8位,比去年进步2位,高出排名第11位的天津64.12分,成为最受关注的上升城市,无锡以1.4万亿的GDP位居第14位,仍旧在长三角城市群担当制造强市的角色,厦门取得51.19分列第26位,依靠对台贸易以及旅游产业,一直保持着沿海经济特区的竞争力。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 副省级城市,且在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地区中均居核心地位,其地处长江中游与京广铁路交汇处,有九省通衢之区位优势,武汉的枢纽地位体现在其通江达海的交通枢纽作用,长江黄金水道连通东中西部,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等多条线路交汇,增强了其全国性铁路枢纽与内河航运节点的区位优势。
2024年武汉GDP达1.9万亿,排名全国第8位,综合实力排名也提升到第8位,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光谷的年产值超过5000亿,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聚集;汽车制造产业以东风汽车总部为中心,年产值超3000亿,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5%;生物医药产业近几年增速保持在15%以上,成为经济新支点。硬经济指标上,武汉财政分值67.21分,全国第11名,财政实力较强;软经济指标上,科教分值86.92分,全国第3名,卫生分值69.86分,全国第8名,科教和卫生对于武汉综合排名有较好的提高作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超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等三甲医院床位数超2万张,武汉对产业的吸引力以及人才的集聚都有较强的保障作用。
武汉有武汉站、汉口站和武昌站三大火车站,其中武汉站是京广高铁的重要枢纽,地铁运营线路11条,运营里程435公里,覆盖主城区和远城区,天河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3200万人次,开通40条国际航线,是中部地区重要的门户机场。旅游资源方面,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东湖全国最大城中湖,户部巷武汉小吃地标,武汉长江大桥新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年接待游客数超1.5亿人次,其中东湖绿道全长101公里,逐步成为全国知名城市休闲品牌。
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位于渤海湾海河入海口,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出海口,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可达5.3亿吨,地理位置优越,沿海靠京,距离北京120公里,通过京津城际铁路30分钟可达,是北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2024年天津GDP约为1.6万亿,全国排名第11,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11,比武汉低了3位。经济以传统产业的重工业为主的,钢铁产业中天津钢铁集团产能1500万吨;石化产业中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产值超800亿;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天津工程机械集团等产业占总产业比例40%,但是近几年随着环境问题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导致天津近几年增速下滑。硬经济指标中天津储蓄分值59.82分全国排名第11位,居民储蓄能力强。软经济指标中科教指标全国排名第10分79.70,卫生分值排名全国第12位63.75分,虽然依旧维持着全国领先位置,但是与武汉的差距还是较大,且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科研转化率仅25% ,远不如武汉高校的3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床位数1.2万左右,仅相当于武汉医院数量的60%。
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是天津港,天津站是京沪高铁起点,天津西站是京津城际终点,地铁运营线路8条,运营里程286公里,滨海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开通国际航线30条。天津在旅游资源上包括天津之眼摩天轮、古文化街、五大道建筑群、盘山等景点,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亿人,五大道小洋楼建筑群,2000栋欧式建筑,是天津的文化符号,天津之眼是世界最大的水上摩天轮,古文化街、盘山也保持相当的年游客接待人数。2024年武汉经济增速达到了6.2%,对比天津4.5%‚综合分值反超1.74分‚天津软经济方面发展迟缓,科教、卫生资源上占优‚但是产业结构转型慢‚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为35%,比武汉42%低。
无锡属于江苏省地级市,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位于太湖之滨,距离上海120公里,京沪高铁仅需28分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无锡可以借助上海的人才、市场等资源,同时又有太湖无锡段面积达25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资源。
2024年无锡的GDP大概达到1.4万亿元,位于全国第14位,综合实力也处在第14位,在江苏内部,无锡只比南京少一个,比苏州少一个,无锡的产业结构有显著特征,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在装备制造产业中,无锡机床和一汽锡柴的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占GDP的25%,纺织服装产业中,红豆集团和海澜之家的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17%,新能源产业中,无锡尚德太阳能和远景能源的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占12%,其中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10%。 硬经济指标中无锡财政分值为67.21分,排名全国第11位,财政实力较强;软经济指标中环境分值为73.12分,排名全国第14位,由于太湖治理成效显著,水质达标率85%,成为无锡宜居的一大特色。
交通方面无锡有无锡站沪宁铁路枢纽、无锡东站京沪高铁枢纽、地铁运营线路共4条、运营里程126公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与苏州共用、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开通15条国际航线。鼋头渚太湖第一胜境、 三国城央视影视基地、水浒城《水浒传》拍摄地、灵山胜境世界最大的青铜佛像灵山大佛等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量在8000万人次以上,鼋头渚樱花节的30万株樱花,成为全国春季旅游热点。
厦门是福建省副省级市、 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金门岛相距仅10公里的地理优势,使厦门港成为对台直航的最大港口,年对台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也使厦门港在东南沿海集装箱枢纽港中保持重要枢纽港年吞吐量达1200万标箱的水平,并且厦门港是东南沿海经济特区和重要港口城市。
2024年厦门GDP约0.8万亿,全国第26位,综合排名全国第26位,在福建经济排第15位,仅福州之后,厦门以外向型经济与服务业为主,外贸在GDP占45%,旅游占比12%,电子占比18%,成为厦门中坚产业,厦门经济特区保税区进出口额超2000亿美金,吸引戴尔、联想等电子企业入驻。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 南普陀寺闽南佛教圣地、曾厝垵闽南民宿集群等景点,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00亿元,在硬性经济指标上,厦门财政分值为59.19分,在全国排名21位,财政实力较为稳定;在软性经济指标上,环境分值为82.59分,在全国排名第26位,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2%的厦门,成为全国宜居城市标杆。
厦门港是东南沿海的枢纽港,厦门站是传统铁路枢纽,厦门北站是高铁枢纽,地铁运营3条,运营里程105公里,高崎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2100万人次,开通35条国际航线,翔安国际机场在建,预计2026年投用,成为华东地区重要枢纽。
你对这些城市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